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6章 处理政务的一天(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属官们轮流进来汇报。

    第一个是长史高安胜。

    这位虽是高句丽亡国王子,在萧凌手下几年一直在其位谋其政,如今换了赵都督,他面上还是老实的。○

    春日里,最重要的就是春耕。

    高安胜认真地汇报了辽东下辖各州府新增百姓人口、新分土地的情况这些都有各地县令上报,他的幕僚总结。

    七郎认真听着,各族响应号召迁徙到辽东的人更多了,都要安排土地;有些新的村落,官府还要支持农具。

    粮食是根本,让各县尽量协调耕牛、农具,对各族一视同仁。七郎吩咐。

    高安胜垂眸应是。

    新分的荒田前三年免税,官府还借农具、耕牛从前的高句丽王朝,对辽东各族百姓可没有那么宽厚。

    耕牛难得,农具也难得。

    有的贫穷人家,连一把铁锹、镰刀都没有,真的是粗耕粗种,靠天吃饭。

    光是这些仁政,官府就收拢了民心。

    打仗的时候面对敌人如同罗刹,对治下百姓却宽厚仁慈。

    虽然心情复杂,但高安胜也不得不承认,赵都督是个合格的父母官。

    汇报完,高安胜起身告辞。

    七郎端着一杯绿色的扶桑饮,抿了一口,突然说:我收到消息新罗摄政王送来一个客人,是前高句丽王的外孙,你的外甥,已经在路上。等人到了,给你送去。

    高安胜心一沉。

    他的外甥安舜,逃亡到新罗,算是高句丽王室留下的一颗火种,一直在新罗隐姓埋名地生活

    如今,被逮住了?

    他定了定神,勉强笑道:当初高句丽王城大乱,我这外甥就失了联系,原来是去了新罗?多谢赵都督用心寻人,让我们团聚。

    七郎微笑:高长史是大唐高官,外甥流落在外不合适。如今总算甥舅团聚,可喜可贺!

    他隐约记得,历史上高句丽遗民以流落在新罗的安舜为旗号叛乱。

    所以圆通师兄当上新罗摄政王,他就让人送信寻找安舜。

    七郎笑得真诚,高长史那么老实能干,他这是投桃报李,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高安胜几乎是脚步凌乱地离开都督府议政厅,令随后进来的属官们诧异不已。

    但他们也不敢问,说不定高长史有什么难言之隐?

    接下来,是六判司进来汇报。

    卢照邻是司户参军,汇报财税收入和支出、各州府官仓现有粮食粮种的情况

    七郎听着,正想说什么,案桌下的正儿开始挣扎。

    他想将小儿子抓住,谁知小家伙灵活得很,咕噜噜滚了出去。

    卢照邻惊呆了,看了看七郎,再看看胖乎乎的小娃娃,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啊!

    威风凛凛的赵都督,居然带着娃儿上衙!

    他戏谑地说了一句:赵都督这是拐卖人口?好一个胖娃娃,怕能值上万贯。

    七郎脸色微微一红,把小儿子逮住,闭眼承认:小儿太粘人,我要出门,他抓着我的袖子不放,默默哭了一刻钟。我实在狠不下心,只能带他过来。

    他很乖的,刚刚高长史说了那么久,他在案桌下玩,都没有出声。

    卢照邻对小正儿伸出手:小郎君可人意。来,大侄子,给卢叔父抱一抱。

    他和七郎年纪差不多,也成了亲。但他气血有些弱,目前妻子还没怀孕,很喜欢小孩儿。

    小正儿胆子大,平日常被赵义抱着出去玩,也见过这个卢叔叔,就顺着卢照邻的衣服爬,动作麻利得很。

    这孩子手脚真有劲,长大了也像都督一样,是一员猛将。卢照邻赞道。

    七郎露出骄傲老父亲的笑容,主要是像我。

    被小正儿打了一个岔,公事还得接着谈。

    七郎将和各族之间收购羊皮、兔毛的协议拿出来:价格方面,宁可多给一些,不能让草原上的同胞吃亏。

    这件事,你安排汉人的商行,当做普通的买卖去做。反正皮毛送到内地,多少都卖得完。从草原收购这些东西,不会惹人怀疑。

    等草原牧民入套,就不得不将精力用于扼制泛滥的羊和兔。

    对于猎人来说,耐心是不可或缺的。

    七郎自认是优秀的猎人,他不缺耐心。

    卢照邻明白其中深意,郑重地说:请都督放心。

    他迟疑了一瞬,小声问:方才高长史神色不好,不知

    哦!他是开心过度了!七郎笑道,他外甥从新罗回来,即将跟他团聚。

    卢照邻嘴角抽了抽,你把人家最后的火种灭了,难怪高安胜一幅快哭的表情。

    但高安胜也是他的上司,他不好说什么于是转移话题:我如今事务繁忙,想增加几个主簿,请都督批准。

    六判司的主簿,是真的芝麻官,大都督有权任命。

    七郎点头:你留心有什么人选,合适的报上来即可。

    他天天给卢照邻加工作,心里也挺过意不去的。

    历史上的卢照邻身体不好,不堪忍受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