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8章 会猎查干湖(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寒风萧萧,旌旗猎猎。

    唐军营地绵延百里,声势浩大、蔚为壮观。

    其余各族随猎的营帐看似相连,装饰格局却各有不同。

    契丹营帐里,枯莫离对其余七部落首领说:狼群死得很惨、皮肉都炸开了。但狼王尸体很完整。

    一个年纪大的首领狐疑地问:真的是赵全猎杀的?

    是与不是,有什么区别?枯莫离反问。

    确实没什么不同。

    如果不是赵全所猎,那就是有个勇武过人的猛士,甘于做护卫。

    帐内的气氛一时有些沉闷,狼群的惨状,警告的是人!

    枯莫离摆了摆手,安抚地说:大唐强盛,对我们还算友好。从前高句丽时,各城主还征调我们去修城、搬木头,不给钱呢!

    他是靠赵都督支持当上契丹八部首领,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否则赵都督要他还钱怎么办?

    其他人一听,也转过弯来。

    高句丽统治时,他们被欺负得挺惨,每个冬天都有好多族人冻死饿死现在的生活,比那时好多了。

    一个年轻首领羡慕地说:唐军士兵才舒服呢,穿着毛衣毛裤,喝着炼乳化的水,甜丝丝的。

    枯莫离笑道:赵都督说,契丹人若应征做府兵,也是一样的待遇。

    不仅契丹部,扶余、靺鞨等部也都议论着唐军的毛衣裤和炼乳水。

    那看着就暖的毛衣裤一穿,外头再裹一件厚实的衣裳,行军走动,身体就慢慢热起来。

    跟取暖全靠抖的各族比起来,潇洒太多!

    什么?北方人不怕冷?

    你是不知道每年冻死多少。

    至于加了糖的炼乳,就更令人羡慕糖,这种迅速补充能量的东西,在战场上就是利器!

    七郎见各首领都来说毛衣裤和炼乳的事,笑道:聚居在辽东的靺鞨人,就养牛做炼乳糖?糖是跟汉人买的,以后海贸通畅,辽东不缺糖。

    毛衣毛裤是用羊毛织的,我有一个帮助牧民改善生活的想法

    其他人立刻洗耳恭听。

    七郎便提出,跟草原部落签订协议,不限量收购羊毛和兔皮。

    羊毛线和毛衣的制作方法,也可以教给你们。北方冷啊!我这是不忍各族同胞受苦!

    各族首领觉得这个事似乎没有陷阱辽东官府不限量收购,那他们的皮毛就不愁卖,没风险啊!

    草原部落本来就养殖羊和兔子,但总会将更多的牧草资源让给马匹。

    如今马匹卖了一批下江南,空余的牧草资源用来养能挣钱的羊和兔,岂不是正好?

    七郎见众人应了下来,满意地笑了只要牧民养殖更多的羊和兔,平定北方的计划就完成了一半。

    这是一个阳谋,一个羊吃人的阳谋。

    等他们反应过来,恶果已经造成。

    这个计谋最毒的地方,是破坏生态平衡。

    少量的羊和兔子对草原生态的破坏力有限,大自然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恢复。

    但,短时间出现大量食草能力强的兔子和羊呢?它们甚至能把草根都刨了

    兔子的繁殖能力强,据说后世有个国家,兔子成灾

    如今嘛,人人都称赞赵都督大方,其乐融融,各族人民大团结。

    在这样和谐热闹的气氛中,查干湖冬捕开始了。

    有赵都督在呢!咱们部落一定要表现得好一点!

    不能被靺鞨蛮人比下去!哼,他们也会讨好赵都督!

    各族汉子们卯足干劲,都想给赵都督最好的印象。

    赵都督勇武又大方,只有天朝上国,才能有这样的人物!

    此时的大湖,比后世的查干湖面积更大,每一部都能占据一块地方、互相竞赛。

    七郎带着董月明、李象看各族壮士摩拳擦掌,笑着介绍:契丹人也擅长捕鱼,有记载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猎。

    捕鱼、纵鹰鹘,捕捉天鹅、大雁,这就是渔猎民族的生活。

    顺便显摆一下他读的书多~~

    李象好奇地问:还有写契丹民俗的书?是哪一本?

    七郎:偶尔看到,记不清了。

    是《辽史》,如今辽国都还没有呢,当然,以后也不会有。

    董月明似笑非笑,七郎总是能说出一些别人没看过的古籍,小时候她还真信了,现在嘛

    契丹人称查干湖为鸭子泺,是首领贵族鱼猎之地,他们是熟门熟路的。

    靺鞨、扶余、东突厥等部也不肯谦让,不就是捕鱼吗?谁不会啊!

    李思文也带着手下士兵,凿冰捕鱼。

    在这一刻,似乎真的没有了民族之分,只有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博弈,获得自然的馈赠!

    契丹人还有郑重的祭湖仪式,枯莫离那个爱笑的壮汉口中念念有词,端起一碗酒,高喊:祭不老的苍天、慷慨的湖神,赐予我们丰收的鱼获!

    随即,把酒和贡品倒入凿好的冰洞中,所有人围绕着转了三圈。

    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