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色吗?这门亲事就是大吉。
易青青捂着嘴瞪大眼睛:那不是哄骗赵都督吗?
都督夫人是她的大恩人,怎么可以骗?
易二郎理直气壮:都督的眼光好,他都觉得这婚事不错,那肯定没问题。算一算,不过是锦上添花。
易青青一想,是这个道理,不纠结了。
七郎和董月明算好董昊的亲事,把赵义喊了过来,一起给家人回信。
赵四郎的信中,还说赵二郎催赵义成亲,让七郎在辽东帮忙相看。
你比昊儿还大呢,昊儿都要定亲了,你怎么想?七郎觉得,自己要担负起叔叔的责任。
赵义恳求道:幺叔,你别催我。我现在忙着赵氏楼,哪里有空成亲?
他要是想成亲,就不用躲到辽东来了!
一边说着,一边连连给七郎作揖,看起来可怜极了。
七郎老气横秋地叹道:小孩子大了,就是不听话。也罢儿大儿世界,你有自己的主见,我也不逼你。但老赵家开枝散叶的任务,你早晚得扛上。
幺叔放心!赵义豪气地应下。
他们唠唠叨叨的写了小半日,同样是厚厚的一叠,装在小箱子里,通过驿道送回去。
我小的时候,写字都在石板上写,舍不得用纸。现在我自己就会造纸,怎么用也不心疼了。七郎锁好箱子,感慨地说。
董月明微笑:厕纸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