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1章 百济风云(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冬月的寒风吹拂着船头悬挂着一颗颗面目狰狞的首级。

    这些首级有百济精锐将领,也有倭国强者,可现在他们的不甘只是些让唐军蒙上一层肃杀气氛的装饰品而已。

    鬼室福信和倭国人万万没想到,他们蓄谋已久的一次战争,会败得那么快。

    那个名叫赵全的年轻人,仿佛来自阴间的催命符。

    一场冬雨淅淅沥沥砸在甲板上,冲刷了混战留下的血迹。

    七郎披着熊皮大衣,坐在船舱,给蜀王倒了一碗姜汤:殿下受惊了,下官这就去为殿下讨赔偿。

    熊津江口一战,他们设了陷阱,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最大的胜利。

    高延寿仓皇逃走、鬼室福信投降,倭国水军逃窜了一部分,大部分成为了俘虏。

    最重要的倭国海船被唐军接收了。

    如今,他们正沿着熊津江逆流而上,兵压百济都城任存城。

    蜀王一路颠簸又饱受惊吓,虽然被解救,还是病倒了此时鼻塞头痛,接过姜汤一仰而尽,瓮声瓮气地说:陈长史他们去了哪里?

    七郎已经从百济人那里问清楚蜀王被俘的经过,知道这是圆通师兄的阴谋。

    圆通派了内应跟百济人勾结,趁蜀王出游打猎,把蜀王猎了送到了百济手中。

    可怜的蜀王,在益州打猎横行无忌,到了新罗,却成了众人的猎物。

    殿下遇袭之后,陈长史等立刻向新罗求援,如今新罗兵发伽倻城,意图逼百济放人。七郎答道。

    蜀王怔了怔,随即愤怒得脸都要烧起来。

    他就是不通军务,也知道伽倻城在百济东南部,距离任存城较远。

    新罗若真想救他,应该发兵任存城才对分明是以他为借口,趁火打劫!

    赵全!新罗也不是好东西!蜀王愤怒地说,拿下百济之后,你也要问责新罗!

    语气之中,对七郎颇为信任和依赖。

    本来就是好朋友,七郎还救他于水火,这一回简直是生死之交了!

    想到那日在火光之中,赵七郎横刀立马,朗声大笑:殿下!我来了!

    老阴阳师蜀王就感动得落泪。

    当今世上,除三哥之外,也就赵全对他最真心!从前他跟赵全种种误会,今后都不必再提!

    七郎听到老阴阳师略有些撒娇意味的告状,哭笑不得好在他从小就当叔叔,客串一下蜀王的长辈也不成问题。

    他和蔼地说:殿下放心,下官会为你讨回公道。

    问责新罗,也在他和圆通师兄的计划之内。

    趁此机会,一统整个半岛,再威胁倭国,才是百年大计!

    安抚了蜀王几句,七郎走出船舱,到另一端与孙仁师汇合。

    孙仁师刚刚从战俘船回来,身上带着淡淡的血腥味,坐在炭盆边烤鱼,见七郎进来,他站起身见礼。

    两人互相见礼,一同坐在火盆旁。

    经历过一场战争,他们已经是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战友。

    蜀王如何?孙仁师担忧地问。

    贵人体弱,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得了风寒一命呜呼也不是不可能。

    他们已经把人救出来,再让蜀王死了,怎么说都不是好事。

    七郎熟练地给烤鱼刷了一层油,淡定地说:易二郎给蜀王算了一卦,平安无事。

    孙仁师不那么相信易二郎这样的神棍,但相信七郎。

    见七郎神色淡定,就放了心。

    其实七郎能这么自信,是感叹于历史强大的惯性

    看吧,高句丽都提前灭亡了,百济还是联合倭国来犯。

    而阻击倭国大军的,还是有孙仁师。

    圆通师兄口口声声要杀蜀王,却留了蜀王一命。

    冥冥中似乎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么蜀王大约还是会像宿命中一样流放巴州。

    他们此战缴获了倭国的海船,收获颇丰但是还不够,来都来了,怎么也得去任存城过年!

    任存城,百济王宫。

    百济王扶余义慈本以为这回有备而战,能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谁知听到的是己方战败投降的消息,从王座上跳了起来,怒斥:胡说!唐军从陆路而来,兵马最多不过两万!我们这边有数万人!

    倭国参战船四百艘,但倭船是小船,装载量远远比不上唐军海船。

    一艘倭船士兵约五十人,水手五十人。四百艘就有士兵两万人,水手两万,总共四万人。

    此外,还有百济精锐、高延寿收拢了高句丽旧部。

    兵力上,百济联军对唐军有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扶余义慈这些时日紧闭城门,不慌不忙地等待大捷的消息。

    和暴跳如雷的扶余义慈相比,太子扶余隆虽然也对唐军的战力深感震惊,还能保持表面的镇定。

    他紧锁着眉头向报信的士兵追问:是不是唐军又请轩辕黄帝临凡,引天雷地火烧了我们的海船?

    那小兵先被国王一声大喝,吓得瑟瑟发抖。

    如今被太子扶余隆追问,好半晌才定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