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0章 生日惊喜(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安东州官府就投资建设大连商港一事与商贾讨价还价时,消息也传到了辽东城。

    可以说,安东州所有的事,都在萧凌的眼皮底下。

    崔夫人优雅地在煎茶中加入肉蔻,笑问:你就这样听之任之?也太纵容那孩子。

    萧凌坐在另一侧,折扇挥了挥:多加些糖夫人别担心,这孩子行事大胆,却是有分寸的。安东州偏远,就让他放手去做,就算有不妥的地方,我也能帮他善后。

    崔夫人嗔了萧凌一眼,往茶汤里加了一匙糖,轻轻搅拌。

    要不是她先认识的赵七郎,知道这孩子的来历,看萧凌对七郎那么纵容,得怀疑七郎是萧凌异父异母亲兄弟了~~

    萧凌轻声解释,许多事他碍于身份不能做,七郎就可以。

    既然如此,不如让七郎试验,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辽东这地方,只要不闹出民乱,就不算什么大事。

    税收?

    朝廷本来就没指望从辽东收税,甚至这些年一直在出钱粮补贴国土面积大就是这样,有些地方不仅无利可图,还得扶贫!

    七郎到任不足一年,就风风火火地搞建设,我们拭目以待,看他能做到哪一步!萧凌对七郎颇为看好。

    崔夫人点点头,只要萧凌控制得了,不惹出乱子就行。

    对萧凌来说,安东州扩建港口这种事,只要不用朝廷拨款,对朝廷只要提一句就行了,不算什么大事。

    如今他暗暗提防的,还是可能发生的叛乱。

    不论杨万春和高延寿想做什么,都得有兵马!

    所以,控制住东突厥才是根本!

    营州总管周道务,领兵打仗的能力一般,但是忠心耿耿周道务是皇帝和韦贵妃的女婿,临川公主驸马。

    萧凌在汇报朝廷的同时,提醒周道务密切关注东突厥的动向。

    七郎弱冠礼,没有长辈在身边,我们去给他主持,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萧凌又问。

    崔夫人笑道:都准备好了!

    那狡黠的总角孩童,一转眼就弱冠了,崔夫人也有些感慨时光的流逝。

    唯一庆幸的,是岁月流转,她始终相伴在萧郎身边。有夫如此,此生无憾矣。

    如今的辽东,不管底下有什么暗涌,至少表面上各族和平共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董月明抱着孩子,坐在马车里,好奇地看着路边大片的高粱。

    辽东的天空是瓦蓝澄净的,飘着一朵朵白云。高粱的茎叶在风中滋滋作响,随风飘来的,是粮食临近成熟的香味。

    马车外,赵义和同行的乡亲们议论: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益州就不种这东西,也不知好不好吃?

    他们这一次来辽东,人还不少!

    天明村赵氏的汉子,本来就是有胆色的。当初狗蛋等人就敢去草原上贩牛羊,谁知遇上乱兵,客死他乡。

    尽管如此,赵氏汉子,还是勇于外出。

    听董月明要带着孩子赴辽东,村长大牛的儿子阿旺,就带着一群弟兄们找了来,说要去辽东闯一闯,收一些关外的货品回来卖。

    董月明爽快答应了,人多更安全。

    至于赵义他的内心充满了苦闷,不足为外人道,远走他乡暂且逃避。

    他们请的向导说:高粱可以酿酒,客人们到城里,尝一尝高粱酒,肯定比你们家乡的好!

    赵义不服气:难道还有我们剑南烧春好?

    剑南烧春是贡酒,赵义没喝过但不妨碍他拿出来吹牛。

    谁不说家乡好呢?

    向导也不生气,这些益州人给的钱多,他笑呵呵地说:你们喝过就晓得了!辽东天寒,就得喝高粱酒才够劲。

    董月明听着外面的热闹,嘴角勾了起来,这个地方比她想象中还要好。

    年轻的侍女抱着小喜儿哄着,凑趣说:咱们小女郎多乖巧,赶了这么远的路也不哭不闹。您看她睡着都在笑,是知道要去见爹爹了!

    这是董家千挑万选的侍女,嘴巴像抹了蜜一样。

    董月明摸了摸女儿的小脸:她一点点大,路上都在睡,知道什么呢?

    七郎的生辰快到了,他们一路紧赶慢赶,就想在七郎生日前赶到,给他一个惊喜。

    七郎哪里知道即将有一个大惊喜等着他?

    此时,他正带着属官们视察官田。

    官田和民田一样,主要种的是高粱和大豆。

    今年有卢戎贡献的稻米和杂粮,互市又换了一些,官仓里不缺粮。

    但看到农人在田野忙碌,粮食即将收获,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

    转了一圈,七郎问:等高粱和大豆收获了,剩下大半年就任由土地荒芜吗?

    卢照邻无奈摇头:辽东苦寒。

    七郎并没有气馁,提醒:不是可以种冬麦吗?九、十月份播种,来年四、五月份可以收割。

    他的话音刚落,站在另一边的崔明摇头:冬麦也不好种。今年辽东雨水少,就算种下也难以成活。

    灌溉的问题?那我们可以引河水灌溉啊!七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