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7章 安东州互市(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放阿史那贺鲁走,七郎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撇开利益、局势这些东西,贺鲁总得顾念一下孩子们。

    贺鲁叛逃西突厥时,带出来一对儿女,女儿阿史那胭脂嫁给了刘植;儿子年幼,留在长安城。

    禽兽尚且有舐犊之情,贺鲁总不会禽兽不如?

    七郎又见了新任命的水军司马管大,对他说:阿史那将军领命外出,打渔的事就由你负责是真的打渔。

    管大睁着眼睛:真的打渔?

    七郎板着脸:我盐都备好了,不是打渔是什么?你们老实一点,有特殊任务,我会另外吩咐。

    管大心中有数了,就是日常打渔,时不时做点小买卖补贴生活这活计他熟啊!

    被官府收编也有好处,至少不用担心被清缴。

    七郎在水寨转了一圈,见到一些光屁股的孩童在海边玩,一个个晒得跟黑泥鳅似的。

    对渔民们说:这些小孩子,有愿意读书的,也可以送到州学去。不求读出个名堂来,起码识得几个字,脑子都聪明一点。

    渔民没有田地,有的常年生活在船上,生活困苦,连农户都看不起他们。

    要是生活过得去,谁愿意做贼啊!

    听到七郎肯让他们的孩子去读书,渔民们感动之余又犹豫:读书要束脩,还要买书和纸墨;去读书了,家里又少了人干活。

    别看孩子小,也能编渔网、晒鱼干,能干不少的活。

    七郎淡淡笑道:你们先想一想,若是想好了,去州学报名。

    上杆子不是买卖,他才不搞义务教育。

    见七郎不强制,渔民又有些患得患失,担心自己错失良机。

    离开水寨时,七郎对管大说:我在城里给你准备了一套水军司马的官宅,你可以带着家人住进去。

    管大爽快答应:这是使君抬举我,我就带着家人进城住!

    直属赵太守麾下,本就是他的目标,如今有什么好推拒的?

    人这一辈子,不要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没有利用价值。○

    七郎笑了笑这老头儿很识相啊!

    安排好水军的事,萧凌派来的互市监市舶使也到了。

    此人名叫周崇礼,是个开朗儒雅的年轻男子,未语笑先闻。

    七郎客气地与周崇礼见礼,寒暄了一会儿,打听清楚周崇礼是本地人,精通辽东各族语言,能说会道。

    互市监不仅是收税,还得处理贸易上的纠纷,这样的人正合适。

    周崇礼一来,就扩建丹东城集市,组织人手安排互市。

    不久之后,果然有海船到丹东停泊,原本是补给的,也被互市监的人邀请到丹东贸易。

    你们不知道!安东州来了新的太守,是圆润大师哦!就是圆真大师的师弟!圆真大师你们总听说过?现在丹东可繁华了,一定能让你们的货物卖出好价钱!

    城里契丹人、突厥人、靺鞨人都有,你们想换什么都可以!

    三韩使者最感兴趣的还是汉人的货品,对其他各族的不感兴趣。

    契丹人、靺鞨人他们还不知道?能有什么好东西?

    他们抱着来都来了,看一看的心态,可真到了丹东城,还有些意外

    来自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各种奢侈品都有!

    这些大商人是周崇礼带来的,要不是周崇礼的面子,他们还不一定来丹东这偏远的地方。

    此外又有靺鞨人摆卖长白山人参、鹿茸,突厥人卖毛毯、契丹人卖兽皮这就是七郎让人组织的。

    三韩使臣一拍手!行,就这里了,省得再赶路!

    海路凶险,谁知道途中有什么意外?

    互市在官府的严格监管下,交易的货物也都在官府的眼皮底下。

    七郎听人来报,新罗、百济各城邦的贡船,还真有不少好东西。

    除了铁器、稻米、杂粮、貂皮外,还有海珠、高丽纸、生丝等物

    高丽纸粗糙且不必说,生丝是好东西。

    三韩也养蚕,但是丝织技术不行,用生丝来换汉人的布帛绸缎。

    铁器里面有刀,质量还不错,可惜没有铠甲。七郎颇为遗憾。

    没有违禁物品,就不好强制征收了。

    贡船都已经上岸,强抢不好看,只能捏着鼻子正正经经地贸易七郎觉得自己损失了一个亿。

    这是丹东城第一次开展海贸互市,城中各族百姓议论纷纷。

    参与互市需要持有官府发的凭证,不是人人都能去开眼界。

    但这并不影响吃瓜群众兴奋的心情,他们一个个说得活灵活现,仿佛亲眼所见

    听说了吗?靺鞨人弄了一些假人参,想糊弄百济人,谁知被拆穿了,闹到官府去。

    人参还能有假的?用什么造假?

    想必是芦须了!

    也有人说:高丽纸便宜,等城里有得卖了,我买一些给我家小子练字。

    你家小子在州学读书?不是说官府也办造纸坊?

    说到官府的造纸坊,人群里发出一阵笑声。

    阿虎等低调地混在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