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5章 圆通的坏消息(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朝中为了魏王就藩的事风起云涌,而七郎赶制的火器却要派上用场了。

    此前,新罗曾遣使入朝,述说百济和高句丽勾结攻打新罗,切断新罗入朝之路,请求朝廷出兵支援。

    皇帝派人带诏书给高句丽,命令高句丽和百济从新罗退兵,否则就要攻打他们。

    慈惠禅师就是和颁发诏书的一起去新罗的。

    朝廷虽然给高句丽下诏书警告,也做好了高句丽不听话的准备。

    所以在七郎发明火器之后,朝廷立刻升他为军器监主薄、赶制火器,就是想在高句丽试验火器的威力!

    果然不出所料,边境传来消息,高句丽不仅不听话,还遣使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国与我朝的关系,大有联手抵抗我朝的意思!

    呵!这就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在有外患的情况下,就暂且放下内部争端了,朝中上下像同时忘了魏王就藩的事一样,就连李淳风都压下为魏王择好的启程日期,改算大军开拔日期了。

    七郎七郎收到一个坏消息,整个人都化为了雕塑。

    跟慈惠禅师去新罗的一个和尚回来了,带回了一个消息,圆通死了。

    一个小和尚的死,在几国战事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兴不起一点波澜。

    七郎只觉得不可置信,有和尚师父这老神棍在,怎么会让圆通师兄轻易死了?

    好半晌,他回过神来,策马朝兴国寺疾驰!

    他想起来了,和尚师父临走前告诉他,曾为他们四个弟子每人点了一盏命灯,如果他听到坏消息不要着急,可以先去看一看命灯。

    秋意渐浓,树叶变黄,在冷冷的秋雨中凄凉地飘落。

    黄叶落在七郎身上,冷雨打在他的脸上,他双手紧握缰绳,任雨点砸到身上,湿透衣裳。

    长安城外远远近近的山峦,重重叠叠的树木,全都在突如其来的秋雨中模糊了轮廓。

    不知多久,他终于赶到了兴国寺,在寺院里一众大小和尚的侧目中冲到了慈惠禅师的禅房。

    他是禅师的弟子,这座禅房是对他开放的。

    门开了之后,七郎吸了一口气往里走,到了这里,他反而害怕了。

    他怕看到的是一盏熄灭的命灯。

    这短短一段路,他却似走过了千山万水,终于走到里间,只见四盏命灯在佛像前,象征圆通的那一盏已经熄灭了。

    七郎使劲揉了揉眼睛,凑近了看了又看,无声的呐喊:亮起来!亮起来啊!

    可那一盏灯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凝视着命灯,眼珠子都成了斗鸡眼,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真觉得那命灯有一层若有若无的光亮。

    可再定睛一看,光亮又不见。

    所以,圆通到底死了没有?有没有可能,圆通死了,又以另一种身份活着?

    七郎心如擂鼓,下意识地抬头,却见佛像依旧慈悲地俯视着众生。

    他噗通一声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

    庄严虔诚的诵经声在静室中响起。

    人在绝望的时候,只能把希望寄托给神佛。

    七郎突然跑出城,旷工又旷课,很快军器监、晋王府和国子监都知道了这件事。

    他们听说,七郎在佛前跪了三天三夜,日夜诵经。

    这如何受得了啊!同僚们叹息,他也还是个少年呢,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赵全真是重情重义之人!

    赵家众人和董家的人知道了,既着急又心疼。

    罗先生叫上董月明一起去兴国寺,劝说七郎。

    董夫人看女儿匆忙离开的身影,拨动着手中的佛珠,叹道:阿全是重情重义之人,这也是一件好事了。

    重情重义,总比薄情寡义要好。

    罗先生和董月明赶到兴国寺,听住持长捷法师说,有给七郎送糖水,才稍稍松了口气。

    喝一点糖水,比三日三夜不吃不喝要好多了。

    他们赶到静室时,七郎仍跪在佛像前诵经,双唇不停的动,声音却几乎低不可闻。

    阿全!生死乃是命数,非人力所能阻拦,你的心意,佛祖想必也有感应,会保佑圆通。你先起来吧!罗先生温声劝道。

    他历来把七郎当自己的孩子,此时见七郎脸色灰败、双唇惨白,如何能不心疼。

    可七郎似乎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停地念经。

    这三日三夜,和圆通从相识以来的一幕幕在他眼前闪过,他看到圆通带着他上安氏楼,大口吃肉;

    看到西行路上,圆通教他吐火罗文,和他一起翻译经文;

    看到他们吵架时比剑,和好时坐在树下谈论人生。

    甚至还看到两人一起忽悠董家族长

    七郎后悔了,他不该怂恿圆通师兄不做和尚的。

    如果没有他的怂恿,圆通是不是就不会去新罗,仍然做个无忧无虑的小和尚?

    说不定已经谋划着去哪个小庙做住持,带上玉石佛脚印做镇寺之宝。

    董月明看七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