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月明看着七郎孔雀开屏般的样子,碰上七郎亮晶晶的双眼,脸上染了一抹红霞,装作不在意地说:还行吧。
七郎笑嘻嘻地说:你说还行,就是很好!
董月明这傲娇的性格,他早就看穿了!
男子汉大丈夫,何以如此爱美?董月明侧过头。
七郎听董月明夸他美,尾巴都翘起来了,得意地说:怎么不重要?来日我就是京城第一美男!你们就等着帮我卖花吧!
董夫人在一旁,看见这对小儿女的样子,心情有些复杂要吃饭了,去换了衣服吧。
梅姨也大声说:做了蒸黄鳝,泡发的干牡蛎、还有渌肉酸丁
渌肉酸丁是一道很讲究的菜,用鸡、猪、鸭等肉切成肉丁,再用秘制酱料烹煮。
赵仁和赵义欢呼一声跑去厨房帮忙。
七郎也赶紧冲回房间换了家常衣服,跑去帮忙端菜,梅姨,你劝一劝董婶婶,搬回来我家住吧!你们搬出去,我就吃不到你做的菜了!
梅姨和蔼笑道:小郎君想我搬回来?现在却不能,以后再说吧!
以后?
七郎眼珠子转了转,笑得像偷油的老鼠。
因为庆祝七郎当官,这一桌菜做得很丰盛,除了讲究的渌肉酸丁,还有一道酿瓜饭,是学了胡人的做法。
把瓜挖空,填入混合肉末的大米,再放入锅内煮熟。
七郎已经好久没吃过那么美味的家常饭了,平日就他们几个少年郎在家,不是在巷口的小食肆吃,就是随意煮碗面片汤
面对这一桌的美食,不仅七郎和赵仁、赵义,连和董家不太熟悉的郭彤都不矜持了,放开肚皮大吃
嗯,郭彤吃得还比其他人多。
董夫人看这群少年郎一个个饿了很久的样子,笑道:阿全,你又要读书、又当官了,可以雇一房下人了。一个门房兼车夫、还能照料马匹,一个仆妇,洗衣做饭的。
小乡绅家的佣人都是身兼多职的,不像大户人家那样,丫鬟还成了副小姐。
可七郎听到这个建议,还是怔住了。
老赵家简朴惯了,早些年赵家兄弟都还给刘家做短工呢!
就现在,爹娘和哥嫂也还在家里种地。
他请仆人?是不是太膨胀了?
七郎犹豫地说:京城车马行多,雇马车方便。我的小白,向来是亲手照料的。至于洗衣做饭阿仁和阿义在呢!
董夫人一听就明白了,这孩子还是农户的思想呢,能自己干的活就绝不请人干
她也没有再劝,只笑道:那你以后若忙不过来,要雇人了,我可以给你物色。
七郎说:谢谢董婶婶!
哎呀!难道他真的要雇人?也过一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统治阶级腐败生活?
这么一想,还挺兴奋的。
赵家摆了这一桌小宴,七郎向最亲近的亲友分享了自己的喜悦,第二天去京兆府,向萧凌辞去助理的职位。
年前,七郎帮萧凌解决了浮浪恶少牛二,又给武侯们送了棉衣,京兆府上下都很喜欢神通广大的赵七郎,得知他以后不来京兆府了,都很不舍。
萧凌也说:晋王府典签,事务可有可无,你若是有闲暇,还是到我这里来。
他又笑道:你觉得我使唤你不给钱?你去国子监问一问,多得是人想到我这里来学习。
七郎连连点头:萧大哥的好意我明白!我曾听人说,查阅海量的档案,真相就在其中,称为大案牍术,京兆府的案牍,可不是寻常人能接触到的。
萧凌回味了一下大案牍术这个词,微笑:这句话有几分意思了,你明白这个道理,将来能做个好官。
见还有时间,萧凌索性跟七郎说了一些晋王府长史司的人,全都寥寥几句,没有一个褒贬之词,却把各人的品性都说了。
七郎认真记下来,末了笑问:萧大哥今日心情不错?
萧凌笑着点点头:齐王之乱结束了。
齐王起兵起得突然,败得也迅速。
朝廷的大军还未到达齐州,齐王管辖的青、淄等数州的士兵已不听他使唤;齐王将檄文传达到诸县,各县也不跟从。
打个比方,假如蜀王起兵,诏令益州及周边各州驻军跟从,驻军们大约会说您哪位啊?
平常听王爷的话去打猎也就罢了。要我们跟你造反?您一边凉快去吧!
不仅各州士兵不听调,齐州兵曹杜行敏更是召集麾下士兵凿通王府围墙,攻了进去。
此时齐王身边只有亲信和卫士十多人真正跟他造反的,就这么小猫两三只。
可以说,这造反也是很儿戏了。
他凭什么以为他一声令下,下辖各州兵马就会听他调遣?
杜行敏抓住齐王,杀死了亲信及府外同党等四十余人,将齐王押解回京。如今虽还在路上,已快马将消息送进京了。萧凌微笑。
一场动乱就这样迅雷不及掩耳地结束,难怪萧凌心情不错。
七郎虽早就知道齐王之乱很快会结束,但听到这个消息心情还是有些复杂他果然是神算,又算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