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的广场传来一阵哄然叫好声,这是俗讲结束了。
七郎可以想象,众人心满意足地散去,或去外头庙会游玩、或和亲友回味俗讲的内容他本来和小伙伴约好,一起逛庙会的。
这么热闹的时刻,他却在这里和大和尚对坐论佛。
《四十二章经》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心地观经》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是难。慧通大和尚庄严问道,师弟以为如何?
七郎双手合十:《十住毗婆沙论》出家或有不修善,则不如在家;在家能修善,则胜于出家。
慧通点头:阿弥陀佛,师弟所言甚是。慈惠师叔说,师弟在家修持,亦可弘扬佛法。
七郎松了口气:那今日师兄所为却是为何?
慧通笑道:师弟即将进京,送师弟一份大礼罢了。你出身寒门庶族,在国子学中难免被士族豪门轻视。京中贵人信佛者众多,为师弟营造名声,行事更便利些。
七郎嘟囔:那您也应该先和我说一声啊!我险些被吓哭了再说,名声太盛也是负累,我可不想走到哪里都被人围观。
慧通微笑:嗯被人追捧确实是一种烦恼,习惯就好。5八一60
看七郎神色郁闷,慧通笑道:今日院中做了新的甜点,名叫胶乳冻,师弟可要尝一尝?
七郎耳朵动了动,勉强地说:那就尝一尝吧。
负不负如来以后再说,美食是不可辜负的。
碗里的甜点,像他梦中见过的果冻,奶白色的胶乳冻颤巍巍的,木勺一舀,胶乳冻轻轻摇晃,如胡姬曼妙的腰肢~~
嗷呜~~
七郎欢呼一声,忘了什么在家、出家,舌尖触到小乳冻块,甜蜜得眼睛都眯了。
就是这个触感,惊人的弹滑~~
如何?慧通住持微笑问。
七郎连连点头,好吃得不想说话了~~
慧通言:此甜点以鱼胶、羊乳为主食材,调以杏仁、蜂蜜。鱼胶乃东海黄鱼鱼鳔干,益州少有。寺中买来后,炮制去其腥味最后连碗放入冷水冷凝,便成了胶乳冻。
师弟,改日还来文殊院吗?
七郎:嘴巴很想说不来,可胃说还要来。
他是因为贪吃被和尚钓上钩的吗?才不是!是因为他佛光普照!
还来。七郎放弃挣扎了。
慧通笑道:鱼胶难得,胶乳冻熬制一次不易,厨房还剩了一些。师弟既然爱吃,就都带回家吧!
七郎假惺惺地说:这如何好意思?应该留给师兄才是。
慧通摇头:鱼胶也是荤食,院中有些和尚是不食荤的,我亦不好太张扬,你带回去吧!
那就却之不恭了!七郎高兴地应了,一阵风似的向厨房跑去。
七郎脚步轻快,却微微叹了口气。
不是他被美食收买了就不计较被赶鸭子上架的事了而是事已至此,生气也没用。
他不可能跟和尚翻脸啊!
慈惠禅师是他的大靠山,他脑子有问题才跟和尚翻脸。
他是慈惠禅师名正言顺的俗家弟子,四舍五入就是和尚了。在不触及他底线的情况下,文殊院要给他扬名,他就只能接着。
唉,只是这底线在不断的下降。
厨房肥头大耳的大和尚大方地给七郎装了十碗胶乳冻,用个食盒装着。
我带回去给家人吃,吃完了把食盒和碗送回来。七郎高兴地说。
大和尚笑道:师叔有空就送来,没空就放在杂货行,我下回去买东西时顺便拿。
好嘞!说起来,这胶乳冻是放蜂蜜的,师侄你要不要试试用红糖?焦糖奶冻应该也不错。七郎提议,顺便推销自家的糖。
大和尚琢磨着:好!回头我就试一试!
七郎提着奶冻,心满意足地走到文殊院办庙会的广场。
他刚刚一露面,原本热闹喧嚣的庙会就为之一静。
是圆润大师?一个人问。
七郎掩面:不,不是我!
真的是圆润大师!旁人惊喜地说,大家快来啊!圆润大师在这里!
大师,你还能显露神迹吗?
大师,你的手指连通荒墟吗?
大师,你身上还会发光吗?
大师,你怎么还有头发,我是卖刀的,送你一把剃刀!
热情的人群拥挤之下,七郎举起食盒,高喊:救命啊!
就在他忍不住拔出倚天剑大杀四方的时候,寺中的僧人终于出来维持秩序,安抚信众要讲究缘法。
七郎趁机溜走,逃命一般赶到自家停放牛车的地方。
唉!人长得太英俊了就是苦恼!他现在明白萧大哥的感受了!
刘家兄弟、董家姐弟、赵家叔侄都在这里,附近有个卖豆腐花的摊子,他们一人捧着一碗豆花吃着,讨论着俗讲时发生的事突如其来的佛光,到底有何奥秘。
董月明绝不相信七郎会发光,认定是和尚耍把戏。
刘茂却认为,七郎做事,历来不同寻常,会发光也说不定。
刘植说:我哥说得对,发光算什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