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2章 人心如此(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三个小孩子走的当天,罗容就张罗着要把正房让给老父亲住。

    罗先生摇头:别折腾了。这是县尉的官宅,你们住正房也合适。我在家住不了几天,何必搬来搬去。

    罗容恭敬地应了。

    他急于想修复和父亲的关系,却有种无从下手的无力之感。

    他知道父亲对他的心结,是韦氏之死。

    但人死不能复生,朱氏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了,总不可能休了?

    后悔是没用的,只有尽可能让父亲对自己改观。

    现在他能够利用的,只有两个儿子和小乔。

    罗容打定主意,装出一副慈父的样子,要带小乔去采买年货、去城里杂耍,可罗乔根本不搭理他,只躲在祖父房里。

    罗容又让人去买小女孩喜欢的果子、玩具,想把亏欠多年的父爱弥补回来。

    朱娘子看得心酸酸的,嗔道:可真是财大气粗了,这样也买、那样也买。

    罗容皱眉:我好歹是县尉,难道给女儿买点东西的钱都没有?反正没用到你的。

    向来恩爱的夫妻,不知不觉间生出嫌隙来。

    你只管忙活,看看贴不贴得热你的小白眼狼!朱娘子说着狠话,心里却不安。

    从前她看不起家翁,也看不起嫁到乡下的小姑子。

    那日,家翁在县令面前有了脸面,小姑子皮笑肉不笑地恭喜她:说不定哥哥要升官了,纳三五个妾回来,嫂子也有了帮手!

    朱娘子气得恨不得撕烂罗大娘子的嘴,可心里又觉得罗大娘子说得对

    男人升官发财了,纳妾是寻常事,固然也有体贴妻子,一辈子守着一个人的。

    但她的丈夫,良心早就被狗吃了

    从前她是得利者,还觉得男子汉大丈夫正该无情无义,现在轮到自己了,她终于害怕了。

    想来想去,朱娘子觉得只能讨好家翁。

    接下来的日子,罗先生眼看着儿媳妇在自己跟前献殷勤,那可真是早晚请安、嘘寒问暖;

    小罗乔则眼看着冷漠的父亲变成慈父,送来许多她小时候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可小乔却不开心。

    她问祖父:为什么人一夜之间变化会这么大呢?

    罗先生摸着孙女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因为势利。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势利眼。

    罗乔半懂不懂地点头在她幼小的心中,升起了对权势的渴望。

    三个小孩子完成了替先生长脸、出气的大事,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天明村。

    董夫人听董月明说了这两日的事,笑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好大的志气!你跟随先生和师弟进京,要好好读书、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娘放心!董月明乖巧地点头。

    在让孩子们送罗先生回乡之前,董夫人就同意让董月明进京了。

    她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七郎是个有运道的人,错过这样一个贵婿实在可惜;

    让月明进京,可培养一下两个孩子的感情,将来结亲就水到渠成。

    就算月明不嫁赵七郎,进京长长见识也是可以的想攀附燕贤妃,在京也比在天明村便利。

    思及此,董家对董月明进京的事很重视,让大勇和梅姨都跟着一起去。

    大勇对董夫人的安排心中有数,他进京不仅要保护女郎,还要见机行事

    梅姨却犹豫地说:夫人,我不在你身边,谁给你做鱼骨面呢?

    董夫人笑道:我再请一个厨娘就是。

    梅姨絮絮叨叨:其他人哪里晓得!夫人你挑食,吃饭又不按时,又要细致干净,厨房里常备着面

    董夫人赧然:我又不是小孩子!再说,我亲娘就住在隔壁呢!

    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暖暖的。

    这些年来,梅姨一直陪在她身边,说是下人,却是家人一样。○

    董夫人温声道:别人照顾月明,我不放心,难道你放心吗?

    梅姨想想,她也不放心董月明为难地说:那夫人快点请回新厨娘,我教会她做鱼骨面!还有小郎爱吃的糕点哎哟,夫人您的衣裳首饰,你记得收在哪里吗?

    记得!记得!董夫人又好笑又感动。

    梅姨却不信,拉着董夫人回房,一一交代她东西在哪里,最后又说:夫人看书不要太晚,常去隔壁走走,或进城游玩,不要想东想西

    好啦!你还有整个月才出门呢!董夫人哄着梅姨离开,眼眶却不知不觉地红了。

    虽然她没了丈夫,却仍然有很多关心她的人。

    董家同意了董月明进京,七郎也说服了爹娘和他一起进京。

    赵老汉说:我不是为了进京看大房子,回来好炫耀我是那样的人吗?我主要是帮一帮幺儿,他又要在院子里种菜,又要开铺子,哪里忙得过来呢?

    周氏笑道:对!你不是为了炫耀。

    最近赵二郎一有空就在祠堂前的大树下摆龙门阵,越吹越夸张。在他口中,连皇帝都要找七郎算命了!

    村里人渐渐的也信了大宅子和铺子的事说不定就是小全叔算命算得准,皇帝赏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