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章 吃辣椒不好受(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次日,用过早食后,圆通骑着小毛驴,带着一布袋的辣椒回去孝敬师父。

    赵三郎赶着牛车,带着一车的腐乳、腐竹、豆干和乡亲们寄卖的干货进城,顺道帮七郎送辣椒给萧县令。

    七郎也背上书袋出门,去学堂那边服侍先生洗刷、习武。

    周氏看儿子欢快的身影,跟赵老汉说:没想到幺儿还真有决心习武,将来要是读书不成,去给人做护院也使得。

    赵老汉摇头:做护院没有官田,还是当官好。

    周氏嗤笑:你啊!自从出了官府征官田的事,你也成了官迷了。

    赵老汉昂首哼道:我这叫有远见!咱们家儿孙那么多,将来七个儿子生四十九个孙子,那得分多少田?家里没有一个官,怎么守得住那么大的家业?

    张氏妯娌在院子里忙活着,听到公公的话,都觉得压力很大。

    婆婆生了七个儿子,她们每人也要生七个?那得生到啥时候啊?

    赵大郎正要出门看麦子,闻言也顿住脚步:爹,我们家生那么多,哪养得起啊?

    怎么养不起?赵老汉瞪眼,我就养大了你们七个!你勤快地干活,不就养得起了?我跟你们说,存钱不如存人,人多了总有一个出息的,就能带携全家!

    爹说得对!赵二郎乐呵呵地说,七郎说我以后儿孙满堂,肯定是准的!孩子他娘,你加把劲,再生六个!

    孙氏翻了个白眼,她加啥劲?要也是二郎使劲。

    周氏看着儿孙们斗嘴,笑得开心她就喜欢家里这种热闹。

    兄弟们说着话,就各自出去干活了。

    赵五郎负责照管周小石的地,还得去杏花村那边,他今天要收一批辣椒回来。

    按照周小石和七郎的计划,青椒做成剁辣椒酱、朝天椒晒干磨成辣椒粉,都把辣椒籽取出来留种,种子单独高价卖

    物以稀为贵,这样辣椒还能再维持一两年的高价。

    胡椒为什么那么贵?因为它要从天竺万里迢迢的运过来,每走一遍就相当于一次西天取经了。

    辣椒现在是独一份,就算不能价比黄金,至少也要价比白银吧?

    七郎对辣椒很有信心,他所在的时空,大约相当于梦中所见的初唐。

    初唐处于历史上气候变化的温暖期,长安城都能种橘子,女子的服饰也更轻薄。

    和小冰河时期相比,温暖湿润的气候利于农业发展,较容易出现盛世。

    而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南方的许多地方瘴气比较严重。据说辣椒可以抵御瘴气,至少在剑南道、岭南道、江南西道这些地方会广受欢迎。

    来到小竹林里的学堂,七郎熟门熟路地放下书袋,要去打水给先生梳洗,却发现先生今日神色有些萎靡。

    先生,您不舒服吗?七郎关心地问。

    罗先生神色复杂地看着七郎,幽幽地说:昨日你送来的辣椒,刘家炒了肉送来予我,味道果然不错,我便多食了一些。夜里就觉得腹痛,今早已跑了几回五谷轮回之所。

    不仅肚子疼,连不可描述的地方都疼了。

    七郎惊讶:先生你拉肚子了?

    万万没想到,有人吃不得辣!他刚刚还想着辣椒一出,大杀四方呢!

    可先生平日煮茶都放花椒,也不会拉肚子啊?

    罗先生叹息:大约是为师年纪大了,脾胃虚弱唉,果真不该贪这口腹之欲。

    七郎很愧疚,连忙表示要去杏花村请大夫。

    罗先生摇了摇头:我清清淡淡的喝两日粥水即可,不必请大夫。

    杏花村的老大夫,就是让周氏吃肉养身的那位,人称莱菔大夫。但凡有人请他看病,体虚者则让人吃肉,其他病症则让人吃莱菔。

    嗯莱菔就是萝卜。

    罗先生觉得,自己的医术恐怕都比这位大夫强一些。

    因为罗先生病了,今日七郎就自己扎马步、练剑,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练了两个月,他虽然没有瘦多少,但已经是个有力量的小胖子了!

    身上不仅是肥肉,也有肌肉了!

    夏日的太阳升得快,不一会儿天地间就是亮堂堂的金光,小学堂里也来了很多学生,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像树林里欢快的小鸟儿。

    罗先生身体不适,就让学生们自己读书。

    董月明坐在七郎旁边,小声说:我外祖母昨日吃了辣椒,也拉肚子了。你送辣椒给禅师和萧县令,万一他们也拉肚子怎么办?

    应该不会吧?我家里人吃了都没事。七郎迟疑地说,这种没见过的调料,萧县令应该会先尝一尝,少量不会有事吧?不过就算拉肚子,不吃刺激的很快就会好了。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七郎的发财美梦冷却了一些原来不是人人都喜辣的。

    小孩子们在学堂里读书,赵三郎和圆通也到了益州城,进城不久就分开了。

    赵三郎先去杂货铺卸货,告诉周小石辣椒能收获的事。

    周小石笑道:我估计也是这几天了,就按之前说的,做成辣椒酱和辣椒粉卖。要是卖鲜辣椒,只是一种蔬菜,还卖不起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