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要去读书,没空放牛!就买两头壮年的!
赵大郎犹豫地说:两头壮年的,太贵了。
七郎拉着赵大郎在一边,小声说:大哥,我们现在就是要散财,让村里人觉得我们都把钱花了,就没人来借钱啦!你忘了大舅母的事了?何况,两头牛我们家也用得上,并不是浪费。
掌柜的看赵家兄弟一大一小在角落里商量,也不着急笑着对赵四郎说:阿贵,你家这是发财了?
赵四郎矜持地说:也不是发财,就是我家幺弟给官府做了一点活计,县令高兴,赏了他一些钱。
多少?掌柜的好奇地问。
赵四郎微微笑道:不多。就五百贯。
五百贯?!这还不多!
掌柜的张口结舌,觉得心口好闷半晌看着赵四郎说:阿贵,你命真好啊!
一股老陈醋的味道飘散出来,藏都藏不住。
赵四郎顿时扬眉吐气,觉得身上的破衣都不漏风了,整个人迎风高了一丈!
赵大郎和七郎商量好,最终买了两头壮年的牛,一头公牛、一头母牛。
他琢磨着,将来母牛又生了小牛,还能让阿仁、阿义去放牛。
小牛养大了就能给阿仁娶媳妇,成亲生娃又能继续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