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两袖清风,教书育人是读书人的事业,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他这个话说得漂亮,说到罗先生心坎去了。
罗先生微笑:算你的功课过关了,但字还得继续练,《道德经》也得抄。
说完,仍走坐回上首,给刘茂讲书。
两个小娃娃看先生没留意他们,凑在一起说话。
董月明说:听说县令赏了你五百贯!也就比我的私房钱少一点了。
七郎不可置信:还比不上你?
董月明骄傲地抬着头:当然比不上!师弟,你还要继续努力啊!
七郎垂头丧气:所以我就说,五百贯在贵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但他很快又振作起来,握着小拳头说:明年我们三宝商行扩大规模,能挣更多的五百贯。我正要和你们商量呢,我拿两百贯出来,请你们家物色一个铺子,挂上三宝商行的牌匾,正式把商行开起来!
从前他们三宝商行,光有名号,连个铺子都没有,顶多算货郎吧~~
董月明问:那谁去做掌柜?我们都要读书呢!
掌柜就让我小舅舅做,他以前就做过货郎,也走过商。七郎早就想好了,还有我们商行的分成,也要重新议一议。
毕竟铺子他花钱买,棉花和糖是他们三人的,胡椒和辣椒却是他自己的
董月明点头:这个我不懂,我要先问我舅舅,还要请教先生。
罗先生听到几个小娃娃叽叽咕咕的说话,微微一笑,假装不知做买卖也是学习和成长的一种方式。
不管成不成,都是一种磨练。
刘家是益州大姓,如今又有萧县令照拂,虽是小孩子做买卖,也不用担心被人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