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会,寅时就得起,那才叫折腾。”
崔氏撇嘴。
李瑜年少轻狂道:“现在就嗷嗷叫,往后若是一步步爬进了政事堂,天天为国事操劳,那不得累成什么样子。”
崔氏:“老奴看着心疼,年纪轻轻的就要受这份罪。”
李瑜失笑,“京中有多少人盼着受这份罪还受不起,且还是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讨来的罪,不得心甘情愿受着?”
崔氏无奈。
李瑜自顾取官吏常服,边穿边道:“他日待我进了政事堂,做了宰相你再心疼我。”
崔氏笑道:“咱们二郎年少有为,那是必然的!”
里衣内夹着鹅绒可御寒,圆领窄袖袍衫衣料厚重考究,能很好抵御冷风入侵。
替他梳好发髻,正好衣冠,李瑜才精神抖擞去厢房用早食。
今日蔡三娘备了香菇肉末粥,搭配的是腌冬笋。
李瑜用了一碗粥,还食了两枚鸽子蛋才作罢。
用浓茶漱口后,崔氏替他整理衣着,取来斗篷披上,并又送上手炉。
离去时李瑜又想起落下的公文没带,崔氏忙命美月去取来。
这种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的日子持续到腊月二十七时,从扬州传到京中的信函成功抵达秦王府。
当时李瑜下值回来就去的福寿堂,在那边用完饭,一家子坐在一块儿唠了许久的家常。
兄长李竞也跟他一样忙得昏天暗地,他是刑部尚书,处理的事情更复杂繁琐。
兄弟二人相互倒苦水。
李竞身子疲乏,便先回去了,李瑜则多坐了会儿才走的。
刚回到西月阁,崔氏就说从扬州那边来了信函,是下午送进府的。
李瑜颇觉诧异,困惑问:“从扬州送来的?”
崔氏点头,忙去取来双手送上。
李瑜伸手接过,随手撕开信封,里头只有短短五十字。
他愣了愣,又细看了一遍,嘴角微微勾起弧度。
崔氏见他愉悦,好奇问:“二郎在笑什么?”
李瑜淡淡道:“公务。”
说罢做了个手势,崔氏退下了。
他又仔细把那信函重新看了一遍,逐字逐句地揣摩。
扬州,宁樱居然跑扬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