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稍微过了月余的休整时间后,朝中就开始有人提议,为了国本安稳,要早立太子才是,他们建议的太子人选,自然是姜荣,这些人表示,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姜荣都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人选。
姜淮安对于立太子的奏章,视若无睹,秘而不发,让朝中不少人,都感觉到皇帝姜淮安似乎并没有这么想过,这么早立太子,甚至有人私下传言,皇帝不愿意立长子为太子。
那么皇帝是想立谁为太子呢?有人说是足智多谋的次子姜蓬,也有人说是赤子之心的幼子姜节,还有人甚至说,皇帝并不喜欢如今的皇后,并不想立皇后梁氏生的孩子为太子,如今不过是时局动荡,天下不平,等一切都安定下来了,皇帝就会选秀纳妃,重新生儿子,然后再从中挑选一个自己想要的太子。
总之,没有人把这件事情,朝姜缨这边想,大家都觉得,皇帝给小女儿安国公主的封号,不过是为了显示恩宠和封赏而已。
对了,还有利用的意思,因为接下来,还要对北靖用兵,完了之后,如果北狄不安分,还要和北狄开战。
但是,一直关注着姜缨的姜荣却不怎么认为,他在撺掇了朝臣做出立太子的建议,而又不被父皇采纳的试探后,他就觉得妹妹姜缨,必定是心腹大患,自己的父亲,说不定想有把皇位传给她的意思。
虽然这个想法很荒谬,但是未必不可能啊,毕竟自己的父亲,宠小妹胜过三个儿子,对她予取予求,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不是吗?
于是,在早朝时,众人商议对北靖用兵的时候,姜荣就站出来说话了。
“父皇,儿臣认为,妹妹刚刚结束对南靖的战争,劳苦功高,正是该好好休养一段时间才是,如今天下大安,父皇您又即将在盛京准备科举,妹妹正值花信之年,您不妨借着这个机会,为妹妹挑选一位如意郎君。”姜荣出列,站在殿内,朗声说道。
他的神态很端正,他的话语很贴心,话里话外全是为姜缨这个妹妹着想,看不出半点的私心和不甘。
龙椅上首的姜淮安,面色平静无波澜,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只是对下方的姜荣微微颔首:“你说这话也有道理,继续。”
得到了许可和默认的姜荣,仿佛是受到了极大的鼓励,越发开始夸夸其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