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们,望着朱辰,一个个都眼神不善起来。
“他是想把陈循带偏么?”
“既然先贤说过天涯何处无芳草,感悟了这句话后,心里怎么还会难过?”
“对,陈循,你固守本心,不要被外物迷惑!”
徐老皱眉,压了压手,翰林院的大儒们只好将剩下的话给憋了回去。
朱辰看向徐老,眼神中多了一抹敬意。
这样的老翰林,果然还是讲道理的。
虽然他们眼中高傲,除了理学之外,容不下其他任何学说,但他们内心还是正义的。
朱辰走到了陈循面前,开口道:“心才是根本,大脑知道了,心却还会难受,可心若知道了,那就不会难受了。”
“心里喜欢某件东西,那就一定会去做,这就是心学的知行合一!”
“相反,理智告诉一个小孩,你该去读书,他会去读吗?”
知行合一,便是如此道理,万事由心而起。
这些话,如同一道道魔障般,疯狂的涌向了陈循。
陈循的神色,逐渐的迷茫起来。
但他还在固守本心:“你说的是错的。”
朱辰哑然失笑:“那我再问你,祖宗之法不可违,太祖爷之海禁,海禁之后,大明朝得到了什么好处?”
陈循闻言,心中狠狠一颤。
放在太祖爷那个时候,海禁是为了防止倭寇烧杀抢掠。
可现在大明朝空前强盛,还需要害怕倭寇吗?
正因为陈循心里明白,海禁是个累赘,所以他心里才会狠狠一颤,对理学产生了迷茫。
因为这是祖宗之法,所以大明朝上上下下,一直都在坚守着这个规矩,可这个规矩并不适用于永乐盛世啊。
朱辰见此,乘胜追击:“我再问你,太祖时期商税很低,是为了打压商人的地位,怕大家都去做商人,没人种地了。”
“可现在天下百姓各司其职,种田的稳定了,商人稳定了,还需要再压低商税吗?”
陈循心中再次一颤。
即便他身为理学状元,深受理学馈赠,可此刻竟也想不到半句圣人之言,来反驳朱辰。
朱辰说的,他又何尝不知?
可正因为理学教导他三纲五常,祖宗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