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赤院长收徒了,从艺四十年,首开山门。大连京剧院高仓健、崔志明;国家京剧院刘魁魁、胡滨、危佳庆;山东京剧院靳志永,正式成为袁派架子花第三代。
京剧界的收徒仪式,也看过不少,大多高悬条幅“某某京剧名家收徒仪式”,各界送花篮祝贺,徒弟叩拜成礼,要人依次讲话之类。然而杨赤的收徒仪式,完全出乎意料。12月4日晚,隆重举行的是“叱咤千秋——袁世海大师薪火相传演唱会”,邀请了众多京剧界前辈和当红名家出席献艺,演出的剧目,全部与袁派艺术息息相关;整场演出的主题,每个人的致辞,都围绕着袁世海大师一生的双馨德艺。
李胜素说:袁先生乐于提携后人,曾主动提出与尚未成名的她合作一出《霸王别姬》;于魁智说:当年自己在京剧院跑龙套,如果没有袁先生慧眼识人,就没有今天的自己;刘长瑜说:与袁先生合作《红灯记》,学到了很多东西,一生受益匪浅;叶少兰说:叶家父子二代都与袁先生合作过《九江口》,深深感受到袁派艺术的精彩纷呈……
杨赤的年轻弟子们,最年轻的只有十八岁,分别演出了《黑旋风李魁》、《西门豹》等袁派经典剧目,展现了袁门新生代的勃勃生机。而杨赤自己,没有单独演出剧目,他在演唱会的中途才十分低调地出场,与各位名家合作了各各不同的袁派代表作:《霸王别姬》、《将相和》、《九江口》……每一出都让人看到袁派架子花那不可替代的精彩。他甚至都没有多说话,没有大段地回忆师徒情份,但是他长久以来的作为,以及舞台上从始至终的肃穆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收徒环节开始了,舞台背景上,是袁先生的巨幅照片。杨赤走出来。很多人都想到他会面对师父的照片深深鞠躬,但是没想到,已经五十来岁,成名成家的他,直接就跪下了,端端正正地对着师父拜倒叩头。
叩首,中国人的至尊大礼,现在就算在父母面前,也很少有人施行了,貌似只有传统艺术领域,戏曲界,曲艺界,还保持着这个古老的礼节。杨赤的六名弟子,肃穆地列队而出,先叩拜师祖,然后叩拜师父,接受师父的礼物:《袁世海艺术论谈文集》。他们的对面,杨赤的背后,袁先生微笑的面容顶天立地,给人的感觉不是杨赤收徒,而几乎是,杨赤代他的师父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