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是好谶语,只不知第三句当作何解?
因转头向警幻笑道:“姐姐这里的登录名册,原来是如此记的,难道教人打哑谜么?”
警幻笑道:“我倒忘了!你仙元有限,又刚在凡间走了一遭,红尘蔽目,未得尽开,所以看此册时,只见隐语,不见本来真意。倒也无妨,过些时日慢慢的就好了,不必急在一时。”
黛玉听了,便不再追究,又觉得有趣,再拿一卷看时,先看题诗写的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机锋倒是好打,倒转过来便是“林黛玉”“薛宝钗”二人名字。警幻说她事迹早已写在册中,果非虚言。
但以“林中挂”“雪里埋”字眼,看来她与那宝钗命运皆为不偶,只是语焉不详,心里一动,便问道:“请问警幻姐姐:姐姐原说因果前缘,自有天定,但一个人一生之中,难道事事处处皆为因果不成?若以人力而抗天道,固不能行,但些微运数,是否能更改一二,也算是天命之下,略尽人事?”
警幻奇道:“听你这话,是要改何人之运?怎生改法?”
黛玉道:“我想我所下凡者,为的是还神瑛侍者的恩情,那一世也算尽心了。只是我托生于世,活了一十七年,全赖父母生养、亲眷照拂之恩,未曾报答,岂不是又亏欠下了?倘再容我重活一世,必要将该还的还了,让心中爱我之人再无牵挂,方称得上圆满。”
警幻沉吟片刻,方点头叹道:“我知你仍有不平之意,若不了了你的心愿,怕是也难成正果。你想以林氏女儿身份重活一世,这个不难,但你虽复了绛珠仙子的记忆,到得人间时,仙法却是用不得的。你一介弱女,又是寄人篱下,有什么本事去转运呢?”
黛玉闻听此事可行,已喜出望外,当下道:“姐姐也忒小看我了!我也不说嘴,请姐姐让我一试,这一世过完,无论好歹,都算我尘缘了了,从此安心在此当差,做姐姐的膀臂,可好么?”
想她当初是绛珠仙子的时候,与警幻一处交往何止千年,警幻心中晓得,这妹子外表柔弱,心底却比谁都执拗,既然她认定的事,是再无扭转余地的,也就只得随她去了。
当下安排她重赴人间,及至将行,又叮嘱道:“此去人间,断不可使用仙法,亦不可露出仙子本分,切记切记!你这一生命数,原无多少回圜余地,惟七岁时是一大转折,重新降世便可从彼时降世。其后如何,就全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