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筝散学,是要与郑简一道回家的。楚佳与她一道往外走,听她讲兄妹二人负荆请罪的事情,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我学会了,下次要是犯什么错,我也用这招。”
楚佳一边说一边点点头。不愧是太子想出来的,好一招以退为进。
说话间,郑简就过来了。楚佳朝他点点头,几个人刚要道别,又碰上楚修回东宫。
“太子哥哥。”
郑筝喊了一声,笑着跑过去。
“谢谢你昨日送来的婢女。”
“怎么样,阿七用着还趁手吗?”
楚修像小时候一样,摸摸郑筝的头发。
“这……”郑筝犹豫了一下,“趁不趁手的,得一个月才能知道。”
楚修很是不解,不过就是个婢女,怎么还得这么久。
“我与兄长因为上元节的事,被禁足了。除了上学和跟着母亲见客之外,不能出门。”
郑筝嘟着嘴巴,说得极委屈。
“行吧,不出门就不出门。反正这一个月倒春寒,在家待着也挺好的。三月京城才彻底暖和起来,才是好玩的时候。这些日子,乖一点。”
楚修见郑筝不高兴,笑着安慰她。
“知道了。”
郑筝应得不情不愿。
“上巳节那天,我带你去京郊放风筝,这下开心了吧?”
楚修比郑筝高一大截,这个时候弯下腰,看着她的眼睛,表情很是诚恳。
“真的?”
郑筝一双大眼睛看着楚修,眸子乌黑发亮,长长的睫毛,仿佛一把小扇子,忽闪忽闪的。
“真的。”
楚修说完,伸出右手,把小指举起来。
“拉钩,这下信了吧。”
郑筝小时候,要是楚修答应了她什么事情,就会和他拉钩。日久天长,楚修也学会了这一招。
“拉钩。”
郑筝伸出修长的手指,与楚修的手指勾在一起。楚修只觉得之间一阵微凉。
郑简在一边看着,只觉得郑筝与楚修这样不好。虽然楚修做了郑家长子好多年,与郑筝也一直是兄妹相称,但是现在楚修已经是太子了,郑筝不好与他太亲密了。
这么想着,郑简决定以后找个机会,和郑筝说一下这件事情。毕竟小姑娘,也长大了。
忽然,郑简想起郑筝的书签还在楚修那里。他觉得自己真是蠢透了,这事居然忘得这么彻底。
“太子,”郑简刚忙走过去,“之前那本话本,里面的书签你看见了吗?”
楚修不明就里,茫然地点点头。
“看见了啊。画的很好看,是凉州的风景。”
郑筝在一边,先是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自己忘了告诉郑简,她把书签送给楚修了。
她在旁边一个劲儿地朝郑简使眼色,可惜郑简完全没有看见。郑筝转了一下眼睛,灵机一动。她走到郑简身边,不动声色地朝着他腰间就是一下。
“嘶!”
郑简没料到郑筝会来这么一手,腰间的软肉,掐一下疼得要命。
“太子哥哥很喜欢我画的书签呢。”
郑筝说完,看了郑简一眼,示意他不要再说话了。
“是很喜欢。不过简儿是怎么了?”
“哥哥昨天被父亲责罚,跪了小半个时辰,起来的时候不小心,把腰给闪了。”
郑简在凉州的时候,确实因为犯错罚跪闪过腰,当时郑老太爷还骂了他一句废物。郑筝反应快,把这事说了出去。
楚佳没忍住,在一边笑出声来。郑家军骁勇善战,打退了西夏无数兵马。可惜到了郑简这里,居然是个武艺完全不通的人。也难怪郑家交兵权交得那么痛快。
郑简见楚佳笑了,把脸一红。他偷偷瞪了一眼郑筝,觉得她怎么乱说话。
“筝儿是郑老太爷的宝贝,你把她弄丢了,可不是要挨罚的。下次出门,可要当心了。”
郑筝见楚修毫不怀疑,这才轻轻地舒了口气,刚才可要吓死她了。
回家的马车上,郑简才问起郑筝刚才为什么要掐他。
“妹妹真是心狠手辣,估计肯定都青了。”
郑简自小念书,完全就是个文弱书生。
“我朝着哥哥使眼色了,谁让你看不见的。”
郑筝还很委屈。
“不过说好了把书签要回来,怎么你又改主意了。”
郑简发现自己和郑筝说话,总是被她带着走。
“之前去太子哥哥那儿,他夸我的书签画得好看,又送了好多东西给我。我见太子哥哥高兴,就不想扫了他的兴致。”
郑筝说完,抬头看着郑简。
“太子哥哥在宫中,身边就有一个怀恩。我觉得他肯定没有在凉州的时候开心,所以看看凉州的风景,或许能让他高兴一些。”
郑简见郑筝这么说,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他只觉得郑筝还真是小姑娘的想法。东宫太子,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能有什么不高兴的。
“哥哥,你说我说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