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这三年来,秦武昌平日里没少关照,逢年过节的节礼果蔬更是远超往年旧例。
相互行过礼,秦武昌上下左右打量一番简易后,温煦笑道:“好好干,没得堕了你父祖的威名。”
“是。”简易肃面回道。
秦武昌笑着点头,同时不忘嘱咐道:“不过有什么事儿也无需同老夫客气,知道吗?”
说着,边亲自领着简易往报道办事点走,边连声叮嘱在龙禁尉该如何工作,要注意什么忌讳等等,有的没的提点了一长串。
三年来,秦武昌对老友这个大子可谓是改观良多,欣赏良多。
老友在世时,此子跳脱,不服他老子的管,行事毫无章法,老友曾数次私底下同他倒苦水,直言生怕将来他百年之后,人荣国府无后继之人,大子顶不了门户。
然,现在转眼一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此子在先太子、先太子一党、张家等人的处事态度诚恳、手段利落了得,叫我等故旧看着心里熨帖,欣慰老友后继有人了。
是故,秦武昌不介意多多关照提点于简易,这不,小一刻钟到报道点了还意犹未尽呢。
秦武昌拍了拍简易肩膀,道:“下衙后到老夫家里来,老夫再同你好好说说。”
简易拱手谢道:“多谢世伯。”
“行,一会儿你办好事儿跟着陈凌,他会给你安排的。”
说罢,待简易再次谢过,秦武昌留下副手陈凌便风风火火的离开了。
简易目送远去的秦武昌,看着其宽大伟岸的背影,忆起方才其在耳边的殷殷教诲,不禁感慨,这大概就是善结人缘,荫护子孙了吧。
哪怕贾源贾代善都不在了,仍由这么多人会看在先辈的情分上关照于他们的子孙。
因着朝堂上有荣国府众多老亲故旧帮扶着,简易干的又是龙禁尉这等武勋贾家擅长的路子,是以简易的办差之路还是极为平顺的,每日下衙后还有时间精力在外给妻小搜罗各种好吃的,好玩的。
到是那家政的生活就有些苦逼了。
因着贾代善临终上本,庆安帝体恤先臣,给贾政安排了个工部员外郎的差事,那等文人聚集的地儿。
而贾政乃是武勋出身不说,本人两次科举不中,最后还是靠老子的荫护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