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解决办法到底是神马,这答案嘛,还得回到他所熟悉的内家拳上来。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其拳理本就和道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之间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应证的地方。
你比方说内家拳初学阶段,也就是修炼明劲这一层功夫,十有八九都是从站桩开始哒,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内家拳讲究‘静中之动是谓真动’,具体到拳术修炼的实操中,就是通过站桩的‘静’生出实战所需的‘动’来,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在静态中增长绝对力量。
若是这个修炼过程中,达不到这个‘静’的境界,自然就无法生出‘真动’来。
那么同理,作为与内家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道家修行,这初始阶段需要修出‘元精’还精补脑,那么‘元精’是什么?
‘元精’就是‘先天之精’,是生成元气的基础物质,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脾主后天属土,肾主先天属水,这‘先天之精’自然就从肾中来了,所以,这‘元精’又称为‘肾中真阳’。
那么,既是‘真阳’这玩意儿又怎么提炼出来?五姑娘啥的自是不行哒,那玩意儿提炼的是后天‘浊精’,所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照道家‘阳极生阴阴极转阳’滴理论,‘阴中之阳是为真阳’,这阴即是静,阳即是动,正如拳术中‘静中之动是谓真动’是一个理,所以皆是从静中来。
其实这也是修道初始阶段,行功时段选在子时的原因所在,因为这时间正好是阴极阳生之时,如此一来,正好配合天时,便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以上种种,也就是内家拳与道家修行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一句话,此二者同出一源,至少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
正所谓一理通百理通,虾哥虽是修道初哥一枚,但耐不住这比内家拳境界高啊,由此一来,通过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比很快就确定了他这出岔的原因,其实就是飘了,静不下来,不能真正入定造成哒。
找到了问题所在,以这比武道的修为境界,要想解决还不是手拿把攥?
当下这比速度收拾心情,止心随息,气息已精微似无,心念无在又无所不在,没用上多一会儿功夫,这比终于又成功入定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