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姜远和姜平姜山他们三兄弟,甚至于王红兰都觉得自己亏欠了姜林,
姜正承是姜林两口子的命根子,姜远他们也希望他能好好的,要不然他们这个三弟妹肯定得疯。
姜远他们想着,姜正承吃不了苦没有关系,这么多堂兄第跟着他一起去,就是一人帮他扛一块石头,他自己也能轻松不少。
姜宁宁对三伯家的这个堂兄没什么印象,就只草草的见过一次面,反正姜正承看起来确实比姜家其他男人要瘦弱不少,属于看着就比较斯文的那种。
听姜山说,好像是因为他从小身体就不好的原因,要不然姜林就算再舍不得孩子,不也会把好好的一个儿子养成现在这样。
姜宁宁觉得就她这位堂兄的这个情况,显然也不适合做重活,然而偏偏生在了农村,还是一个男人,那他这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就只能受人嘲笑了。
或许等改革开放了,姜宁宁还能够想点办法让她这位瘦弱的堂兄做点其他的营生,至于现在嘛,他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去坝上扛石头了。
姜宁宁回家的第三天一早,就要回县城了,姜正德他们也是今天走,路上她还能帮姜正德他们拿东西。
现在天气热,姜正德他们也没带什么,除了姜宁宁给他们的鞋子和手套外,两个人就只带了一身换洗的衣服,并一床够他们两个人睡的竹席。
姜宁宁不放心,反正她今天也不上班,所以她准备一直送姜正德他们到坝上,顺便在看看他们住的地方,主要是认认路,回头要是他们这边有什么缺的短的,她好给他们送过来。
水电站并没有修在县城里,而是修在县城老城墙外约莫两里地的地方。
据说只是水电站修在这里,水电站前面还有清理河道,扩大河床,修建拦江大坝,然后才能借着水位的落差用水轮发电站产生电力。
大坝上的环境是真的不好,整整七万名民工,县里根本不可能给他们住处,所以集合这一天,姜正德他们是不用上工的,因为管他们的工作人员让他们自己砍树枝搭窝棚。
没错就是窝棚,至少在天气真的冷下来之前,姜正德他们都是睡的窝棚。
也就是技术员经过测量之后,说要想实现全乡县供电,还得另外再开凿至少十公里的人工运河,作为引水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