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道:“所谓的【真实度】,事实上是结合【真实投影】所提出的概念。我们通常使用的【场地卡】,便是【真实投影】的产物。在魔导技术尚未发明的时代,【真实投影】的技术一直被冠以‘神迹’之名,是神明的专利。当然现在,它已经变得稀疏平常。”
“总之后来我们将【真实度】的概念进一步扩展衍生,用在了更多的领域之上。”
“我们将完全虚无之物定义为【真实度:0】,将真实造物定义为【真实度:100】。”
“最后发现,真实度越高的物质越难炼制。无论是【场地卡】、【道具卡】、【魔法卡】,还是【精灵卡】,都是如此。”
“而通常情况下,真实度越高的【场地卡】和【魔法卡】,对事物的改变就越强。”
“真实度越高的【道具卡】和【精灵卡】,完整性就越强。”
“拥有四个必杀技的【金色精灵卡】,就至少有着超过50的真实度。”
“这意味着它们已经相当接近真正的生命!”
……
关于【真实度】的概念,显然是需要在更高年级才能接触到的知识。
这对于魔导卡的定向炼成极其重要。
魔导师想要稳定变强,不可能总是指望基(sui)础(ji)炼成法。
正常情况下,一个魔导师在一生之中能够使用随机炼成法或者基础炼成法来炼出一两张金卡,已经是属于相当幸运的范畴。
像达克这样,如果想要构筑出一副【青眼白龙】主题的卡组,也必须要借助【原初的龙蛋】来对【青眼白龙】的族群进行深入研究,想办法研发出【青眼白龙】的炼成方程式,然后进行定向炼成。
圣玛丽安学院通常会在二年级才开始让学生逐步接触“定向炼成”。
然后在三年级开始指导学生们,如何依靠自身的研究来开发出专门的炼成方程式。
因此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时间里,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大多数的学生会在三年级到四年级之间完成蜕变,不只能将卡组强度一口气提升,而且大概率能构筑出一套完整的体系。
这便是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为什么会存在一道明显分水岭的主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