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曾下诏言:“惟致治在善俗, 善俗视教化。”命各地府衙修建府州县之学,以兴教化,朝廷对官学的重视程度可一斑。
礼、乐、『射』、御、书、数, 皆在教化之内,在顺天府学里亦设有相应的科房教习六艺。
“欲成为君子, 必先学六艺”,虽有言如此, 但除了书和数,其余四艺基本退出科考之列,主流风气还是以研习八股文章为重中之重, 所谓学习六艺不过是承袭传统,学个趣儿。
六艺每三五日才有一课,皆设在午后。出身高的学子, 自幼接触,不必学也会。出身寒的学子,购置笔墨纸砚已是大花销, 又哪来的银钱买琴买弓,大多选择学习吹笛,借府学的旧弓体验一番, 也罢了。
御马『射』箭更不必强求了。
至数科算学,大庆虽未白纸黑字规定不考,然则近十年的科考题目中鲜有出算学题目,即便是有也是结合策和判来出题,涉及的知识不乎是“乘、因、加、归、减、精”等简单算法。
朝堂上, 算学归天文历法之官来辖管,此官又多以世袭为替,自然也鲜有人立志此了。
府学的算科课堂上, 教谕来来回回讲“乘、因、加、归、减、精”,又举些计算税赋的例子,糊弄度日。
裴少淮十分无奈,数科杂学不受重视,已然成了风气,文人已形成惯识。他虽知晓算学之重要『性』,可以他一己之力目前尚不能改变甚么。
裴少淮轻叹一声,取出白纸,尽力回想自己前世学过的一些算学知识,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后用。他不敢用后世的符号来写,倘若被人,以“擅造妖书谣言”之罪名举报他,他的前程可算是玩完了,指不定还要吃一百板子,下手狠一些或瘫或亡。
《大庆律》有言:“私家收藏玄象器物、应禁之书,私习天文妖言『惑』众者,杖一百。”
所以裴少淮写很慢,所记的内容也是深思熟虑过的,权当是数科课上消遣了。
……
刚进府学的头两个月,五十名新进秀才皆十分规矩,巳开堂后教谕升座,诸生行二拜礼,拱手齐立,等教谕言“坐下”方敢落座,书案上笔砚、书籍安顿齐整。
讲授经义、八股文章的教谕毕竟是国子监抽调而来的,皆有些水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