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放在四年前说,那么他一定会反唇相讥!
但此刻早已对鲁达心服口服的大猩猩,除了抗拒那句“毫无长进”外,居然没有其它不满,因为鲁达就是有资格这么说。
这里还不得不提一下“中国步”,此时各国的解说就都在对着刚才的回放科普着鲁达最后那个大范围左右晃动的突破上篮,也即是“中国步上篮”。
原本位面,这种步伐的创始人一直无法证实,来由也无法考证,最多的一种说法是最早由欧洲球员在上篮时采用的一种过人步伐,故而被称为欧洲步。
至于最早使用将其发扬光大的人,一种说法是苏联球星萨鲁纳斯·马修利奥尼斯,但最被接受的一种说法是由阿根廷传奇球星马努·吉诺比利带入nba赛场并将其发扬光大。
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最早的时间线都要到九十年代了,吉诺比利这会还是个小学生呢。
而这个位面的鲁达却早在82年的世锦赛上,就将其带入世锦赛并将其发扬光大了,甚至再早一年在世俱杯上就用过了,很多湖人球迷还记得那场比赛呢。
但反观这时的欧洲还没多少类似的上篮技术,即便有也远不如鲁达来的华丽有效,比如正在苏联队中的马修利奥尼斯就从未展现过这么美如画的上篮步伐。
可最近几年却有不少中国球员近水楼台学到了这个过人技术,所以这个过人步伐自然被称作“中国步”了。
“等等,我怎么感觉这个动作那么像钟摆过人呢?”
“没错,确实很像,莫非是从吴杰足球场上的过人发展而来?”
“一定是这样了,这个‘中国步’应该叫钟摆过人才对!”
“……”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帮从绿茵场追星而来的足球迷,居然帮“中国步”又找到了新祖宗,而且听起来还有理有据,谁让这个步伐确实和钟摆过人一样需要左右摇摆呢。
各国的解说还在把注意力放在中国队独有的过人步伐上时,鲁达已经轻松加罚命中,帮助球队反超一分了。
美国队自然要还以颜色,但这次进攻却险些以24秒违例而结束。
查克老爹的表情更加发愁了,中国队的个人能力明明不如他们,但凭借近乎完美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