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低调太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五零男神杂货铺(31)(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唐禾进入供销社工作,主要是为了方便他自己捣腾拿杂货铺里面的东西。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遭受灾害的侵袭,有的地方收成还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他这个办事员就需要全国各地的去跑,这其中能做手脚的地方就多了去了。

    这样不仅能为供销社办事,自己也能混个正式的编制。最最重要的是,能让自己村子里的亲人们饿不着肚子,扛过最困难的时期。

    为了让唐禾在供销社放心的上班,王翠花把压箱底的布料棉花拿了出来给小儿子作了一身新的棉衣棉裤,还纳了几双新的棉布鞋。千层底儿粘的厚厚的,就怕自己儿子因为走路走的太多把鞋磨破了。

    脚上穿着不说,包里头还专门备着一双,想的特别的周到。

    唐禾自己背着亲娘做的充满爱心的棉鞋上了路。

    供销社的工作也不是好干的,每个人都被领导们分配了任务,并且发配去了全国各地。上火车的时候,他身上只有几张全国粮票儿,坐的还是硬座儿。

    坐火车的人还不少,闹哄哄的一片,不仅有人坐着,过道上也站满了人。

    什么鸡呀,鹅呀全部都在火车上,那个气味就别提多难闻了。

    去南方的时候,唐禾足足坐了四天三夜的火车才到了地方。

    他要去的地方是留阳那一带,这个时候的路都是黄土路,连个像样的拖拉机都坐不上,全靠用一双脚来丈量。

    可是他也不得不走。

    到了留阳这里,大米产量算是非常丰富了,唐禾用自己杂货铺中的精面换了几千斤的大米。

    大米可是个好东西,在北方非常的稀罕,价格也非常的高。

    他带着这些大米,拿着上头盖好印章的介绍信,又跑到了受灾比较轻的北方,和那里的人换了很多的黑面。

    这么一倒手,他手上的粮食差不多就得有几万斤了。

    供销社批给他的条子,允许他动用的资金上也就才400块钱而已。

    等回到了供销社,供销社的人都震惊了,明显没有想到这么点儿钱,竟然换回来这么多的东西。

    反观其他的业务员呢,有三千斤的都是好的了,真是赤裸裸的对比。

    供销社上层的领导们听说了唐禾的业绩,大大的表扬了唐禾。

    不仅表扬了,还发了一对儿画着牡丹花的搪瓷缸子作为奖励。

    并且承诺,要是以后唐禾干的也这么不错,就给他转成正式的编制。

    这件事情惹得大家羡慕嫉妒不已,可是也没有办法,谁叫人家能干呢,嫉妒不过来呀。

    唐禾这次主要是为了在供销社站稳脚跟,有了这一次的业绩,下次他再做手脚就会容易的多。

    只要能在供销社站稳了脚跟,自己村儿里的乡亲们到时候缺吃少穿的时候,他总能帮着对付一些的。

    自从那一对儿搪瓷缸子拿回家之后,家里头的人就知道唐禾的工作稳稳的了,以前也没发现这小子有这个天分呀!

    到了来年,他们所在的地区依然干旱,这回是连红薯也几乎不长了。因为天气的原因,每个生产大队都不敢再种麦子,只能种一些周期短的作物,产量依然少的惊人。

    去年的时候大家好歹还能吃个半饱,到了今年,那是每天只能喝稀粥对付,就连种的地瓜叶子也不敢扔了。

    所有的叶子,嫩的熬熬汤水喝,老的叶子全部晒干,然后粉碎,掺和在稗子面馒头里,吃的都剌嗓子。

    从别的村传来消息,有的地方已经吃不上饭了,靠观音土为生,树皮之类的根本连剥都剥不到。

    村子里的人一阵沉默,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恐慌,他们到底能不能挨过这道坎呢?

    唐建党所在的钢铁厂现在开始精简人员,因为国家用不了这么多的钢铁,留着人员反而是浪费粮食,只能放回家中去。

    唐建党虽然不属于用劳力的人员,没被送回家,但是工作也比以往干的多多了,用来保住了饭碗。

    就是这样,每天也吃不饱饭,在厂子里面干瞪眼。

    他也回家去寻摸了一些粮食,可是家中的人口多,几乎也没什么吃的,拿了两个红薯走了,神情沮丧极了。

    看的唐禾心中也不好受,虽然自己这个三哥上辈子混账了一点,但是这辈子不是还打着光棍呢吗?似乎也挺可怜的......

    唐禾找到了供销社的领导,说服领导,开始征收山上的野物山菌等特产,野物可以风干卖给外地不困难的工厂,山菌晒干了,也可以运往外地换回粮食,这样一来总能盘活。

    唐禾这个办法也算是无奈中的无奈,上面的领导听说了之后只能同意。

    所以这次唐禾回到村之后就找到了村里的人,跟大家说明了情况。

    大家可以上山打猎,然后卖给供销社,供销社会给大家批条子,第一次肯定是会先欠着大家的粮食,然后供销社的人在把这些东西运往外地,收到粮食之后,再给大家返还回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