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宋朝当暴君(重生为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14章 1890.到襄阳府(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军机令!”

    “军机令!”

    不多时,文起、赵大、任伟、刘同等人陆续赶到这府衙里来。

    这长葛县的县令只能在角落里站着。

    他之前是元朝官员,任这长葛县的主簿。

    其后长葛县破,以前很是不得志的他倒是因两袖清风而得以活命,没像县令等官员那样被直接摘了脑袋,还成为这长葛县的县令。

    陈文龙到后,各种新政以极快的速度传达到南京路全境个城池、县镇,他其实是看到了长葛县不错的未来的。

    他有些眼力,知道大宋朝廷若是能始终这样对待“根据地”的百姓们,根据地肯定能兴盛起来。

    他也想实现自己造福一方的抱负。

    但没想,这还才刚刚开始,前线的大军竟然就突然就撤下来。

    面对四大汗国元军,并没有要死守根据地的打算。

    他当然不希望会是这种结果,但他却也只是区区长葛县令,还是降臣,又能说什么?

    此时此刻,他微低着脑袋站在大堂的角落处,看着文起等人龙行虎步走进来,心里实是充斥着失望。

    很快人就到齐了。

    文天祥也没有让这长葛县令出去的意思,自己在主位上坐下便问道:“军中将士们安置得如何了?”

    “都已经安置妥当了。”

    文起拱手答道。

    说着看向长葛县令,“这倒是多亏县令腾出来安置将士的地方,要不然单在城内定然无法安置这么多将士。”

    长葛县令回神,连忙施礼道:“文帅客气了。”

    其实这倒也只是阴差阳错而已。

    因之前战乱,长葛县有不少百姓北迁以后便没有再回来,城内有不少空置的房屋。

    甚至有的街道仅剩那么几乎人。

    于是乎这县令干脆将全县的住宅等等重新规划了,以此将人口集中起来,方便管理。

    文天祥他们率着大军撤下来,军中将士刚好可以住在那个被腾出来的区域里。

    “接下来,本令有意在长葛县内留一段时间,你们以为如何?”

    文天祥点点头后又说道。

    文起、禹兴文等人都对此颇有些惊讶、疑惑。

    文起道:“军机令为何突有此意?”

    文天祥道:“这数日来,四大汗国之军始终跟在咱们后面走走停停,且只是先头部队出城,大军在后着重巩固收复的失地。

    本令看他们好似并没有要和我们交战的意思,如此的话,能在途中多耗费些时间当然是好事。

    东、西两路大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赶到,若我们直接退到边疆去,便是少去许多选择的余地。”

    禹兴文等人闻言都是轻轻点头。

    他们都明白文天祥的意思。

    东、西两路大军没有赶过来之前,他们是需得尽量不和元军进行交锋的。

    现在元军好似也没交锋打算,当然可以在路上多斡旋些时间。

    等四大汗国大军打算动真格的,到时候再撤退也不算迟,反正这会儿四大汗国大军主力都还没跟上来。

    总之,能晚些到唐、邓、蔡三州,对他们而言绝对是好事。

    “军机令……”    只长葛县县令在旁边听着实在忍不住,终是出了声。

    文天祥偏头问道:“何事?”

    县令些微犹豫,道:“下官敢问,大军是准备全部退出元朝地境吗?”

    他刚刚听文天祥说东、西两路大军都会撤下来,以为大军是要彻底放弃对元朝的进攻。

    以他的级别,是接触不到这从层次的决策的。

    文天祥只是笑,道:“这当然不会。

    县令是在担心我大军若退,长葛等县会遭屠戮?”

    县令拱手,苦笑道:“这倒不是。

    元虽无道,但如今落得义军四起境地,应是不敢再施屠戮之事的。”

    文天祥颇觉有趣,“那你是在担心什么?”

    县令道:“下官非是担心,只觉可惜。

    元之政策较如今之政差之千里,长葛县重回元制下,怕又要打回原形。”

    短短的两句话,倒还真让文天祥对这县令有些刮目相看。

    这年代,其实能有这种见地的人都不多。

    有许多官吏都是死读书,脑子转不过弯的,特别是元这边。

    他轻轻点头,轻笑道:“你能认识到政策之别,很不错。

    你放心,这长葛县,早晚会真正归于咱们大宋。”

    这话虽轻,但谁都能感受得到文天祥话里的浓浓自信。

    他对赵洞庭很是了解。

    赵洞庭在这会儿让前线准备决战,十有八九是有打败元军的把握。

    县令虽然不知道文天祥的这份信心来自于哪里,但心里总要好受些。

    起码,大军并不是打算放弃这前沿根据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