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变故?”
对方暗藏深意的话并没有让他心生惊惧,脸上的表情仍旧从容不迫。
“尚公子归程途中是否再生变故,我不能未卜先知,但想来一定不会风平浪静。”
“哦,何以见得?”嬴政平静问道。
李长安淡淡一笑,脸上带着自信的光彩:“前任秦国使臣在韩遇刺不过数日,而下任使臣就能紧凑着时间再度赶来新郑,想必有些人对于新郑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而能做到这般料事先知、还有着如此权力的人,在秦国内屈指可数。”
嬴政目光深邃,不动声色。
李长安继续分析道:“所以,尚公子的危险并不在于韩国,也不在于黑白玄翦,而是在秦国!”
“随着尚公子这趟韩国之行,秦国内部恐怕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如今权力的野兽已经张开了锋利的獠牙,所以,尚公子这趟还需谨慎而行。”
简明透彻且直指核心的话,让嬴政的脸色瞬间变得低沉,想必他自己也清楚,只是内心一直不愿去相信,也可能是他并不惧怕这等风浪。
接着,李长安话锋一转:“尚公子身处咸阳如困孤舟,吕不韦把持朝政,华阳太后一脉暗蓄势力,宗室旧贵又各怀心思,三方角力之下,王权如风中残烛。”
闻言,嬴政瞳孔骤缩,双手不自觉攥紧拳头。
对方短短数语,便将他日夜忧虑的困局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他心中压制许久的怒火都忍不住上腾。
这时,李长安的声音突然变得高昂凌厉:“所谓军权出政权,欲破此局,尚公子还需掌握三柄利刃!”
“哦?长安先生不妨直说。”嬴政平复下躁动的心情,目光一亮。
“蒙恬、李信、尉缭子。”
嬴政跟着轻念出这三个名字,脑海中不由浮现出蒙氏一族青年将领的英武身姿,以及陇西李氏子弟冲锋陷阵的悍勇无畏,但却唯独对“尉缭子”这个人感到陌生。
这个时期,尉缭子还没有入秦,也没有多大的名声,正是他郁郁不得志之时。
李长安也没有马上谈起他,反而话道:“蒙恬出自将门,自幼熟读兵书,善骑射,为人刚正不阿,其还有一胞弟蒙毅,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