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何须分什么贵贱之别,只有各司其职,同心协力,才是正道!”
这一番话说的双方人马都面面相觑,殷胜率先作揖道:
“秦君所说之比喻,让人耳目一新,颇有道理,在下谢过教诲!”
居参也是若有所思,虽然脸上怒意未消,但也和其他人一起向严洛作揖,感谢教诲。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学子虽然性格不同,但的确很能接受新鲜事物。
与春秋战国一样,恐怕也会诞生出百家争鸣般的时代。
接下来严洛刻意将话题引导到秦国新制之上,比如九部设立,以及各国见闻等等。
说白了,严洛是想展现出自己的英明睿智,吸引人才投靠。
毕竟金手指比较慢热,目前也仅仅能召唤出武将和士卒方面的人才。
这个世界的原住民,肯定也有惊才绝艳之辈,这是不能放过的。
不过酒宴之中,严洛明显感到,居参和大部分富贵士子,没有入仕的意愿。
或者说,他们虽然对于严洛的奇思妙想有些佩服,但却对于秦国的国力、之前实行的政策,并不感冒。
尤其是打击豪强,向普通庶民分田的行为,让这些人明里暗里都有些质疑。
反倒是殷胜等人,表现的更为积极,更愿意探讨秦国未来具体发展细节,而不是质疑秦国的国策。
严洛现在也终于明白,什么叫做阶级矛盾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在居参等人的思维中,严洛身为严国曾经的长公子,现在的秦国国君,理所当然的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
而秦国如今的所作所为,却是明显偏向了普通庶民。
无论这对于国家有什么好处,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却是无法接受。
因此一场酒宴下来,居参等人便礼貌告辞。
严洛也不过多挽留,转而热情的希望殷胜等人能够留下。
当然,这些人有什么样的才干,目前严洛还不清楚,因此暂时养为门客。
同时,严洛也根据秦国目前的状况,在外交、内政、律法、国策等维度,出了一些策论题目,希望这些士子能够根据感兴趣的领域,给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