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试定夺今年秋狝随行之人。”
“为了公平起见,便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比试的对手和次序。”
他吩咐小吏取来签筒。
太医们依次上前抽取。
陈进不疾不徐地走上前,随手抽了一根。
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个名字。
李太医。
竟是他。
陈进抬眸,看向不远处的李太医。
李太医也正好看向他,眼中带着审视。
这位李太医,在太医院中素有清名,医术高明,为人正直,从不与陈英哲之流同流合污。
与他比试,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不必担心对方会用什么阴私手段。
第一轮比试很快开始。
陈进与李太医一同走上前。
陈进对着李太医拱手行礼,态度谦和。
“李太医德高望重,晚辈资历尚浅。”
“这一场,便请李太医出题吧。”
李太医微微颔首,捋了捋胡须。
他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目光中带着欣赏。
不卑不亢,沉稳有度。
确实是个好苗子。
“既然如此,那便考校一下最基本的功夫吧。”
“分辨药材,如何?”
陈进点头应允。
“但凭李太医吩咐。”
李太医随即命人取来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青瓷小罐。
罐子并排放在堂前的长案上,釉色温润。
他看向陈进,神色郑重。
“这两个罐子里,装的都是炮制过的白附子。”
“药材相同,炮制手法也类似,只是年份不同。”
“若陈太医能准确分辨出哪一罐年份更深,老夫便心服口服。”
分辨炮制药材的年份,看似基础,实则极考眼力、经验,甚至是对药材气味、质地细微差别的敏锐感知。
这李太医,果然是行家,出的题目看似简单,却直指根本。
陈进微微颔首。
“晚辈愿试。”
他并未立刻去拿起罐子查看,而是吩咐旁边的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