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泛泛来了精神,他提高音量道:“第二个时期呢,就是那种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那时候好多人就想,咱社会不能这么不公平啊,得有个新制度,让大家都平等。”
最后林松月面色平淡道:“到了19世纪,空想主义发展至第三个时期,也就是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阶段。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如贫富分化、剥削压迫等。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方案,主张建立合作公社,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但他们把实现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在资本家的良心发现和统治者的支持上,忽视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变革的物质基础,最终只能流于空想。”
颜灵老师露出淡淡的微笑,满意点头道:“三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全面且准确。空想主义的这三个时期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探索,虽然存在局限性,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朱标叹气:都预习了,却还是抵不过这些人的随口一说。
颜灵老师继续阐述:“在深入探讨了空想主义的三个时期后,我们聚焦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从时代背景来看,19世纪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严重的弊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和社会的两极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工人运动蓬勃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社会问题,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
从个人素养方面分析,马克思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研究能力。他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撰写的《资本论》等着作,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和内在矛盾。恩格斯则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深入工厂和工人群众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斗争需求。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为人们展现了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