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买地建厂(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赵小海无法判断郑智军是逃遁了还是会回来。

    既然现在没啥事就还是以自己的事情为主,这段时间收的钱也有几万块了,需要把这些浮财变成真正的财富。

    转化的过程就是扩大自己的生意。

    现在有两条路摆在赵小海面前。

    第一条路是把私货生意规模扩大,进更多的货,把营销渠道打开,然后占领整个绿城市场。

    绿城作为中原省的省会,在1985年有将近200万人,私货生意来钱快,而且滚雪球很容易。

    缺点就是容易受打击,毕竟处在灰色地带。

    第二条路是把实业做起来,要么在火车站附近买个商铺,要么在中原农贸市场买个商铺,可以把批发零售业务开展起来,好处是扎的本钱小,很容易把批发生意进行拓展。

    缺点嘛,供应链和进货渠道还不稳定,无法保证进货的价格和商品款式。

    赵小海思来想去,结合后世的经验。

    决定走一条新路,就是把第二条路改进一下,办个小工厂,然后在市场上批发自己的产品,这条路是最难走的路,却是最容易实现财富增值保值的路。

    现在没有根基,只要有工厂了,可以和地方上进行绑定,然后对社会关系进行深耕细作,八十年代办个工厂能算得上是乡镇的政绩,行政资源才会进行挂钩,当二道贩子就是挣点钱也没有开工厂的社会地位,得不到更好地尊重。

    赵小海想到就干,邀请了幸福镇的副镇长和幸福村的支书村长一起吃饭。

    幸福镇的驻地就是幸福村,这些乡镇和村干部在一起都是熟人,邀约也没费多大点事儿。

    赵小海在镇上最好的饭店定了一个包间,早早地在饭店门口迎接大家。

    中午的时候,几个干部也是准时赴约,八十年代很多基层干部都是信奉“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有人请客自然是赶来吃饭。

    等大家落了座,寒暄几句,让坐在主位上的冯副镇长点菜。

    冯副镇长应该是这里的常客,都没看菜单,随口把菜点了,还要了几瓶好酒。

    “领导,菜也上齐了,我先敬个酒,祝您大富大贵。我先干为敬。”赵小海说完,一仰脖子,一杯酒就喝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