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都得饿死。与其等死,不如去广陵拼一拼。”
他这话一出口,不少人纷纷附和。
“我也听说了,徐州广陵有神稻现世,那儿粮食多得吃不完,简直是宜居宜业的好地方。与其在这挨饿,不如去广陵讨个活路!”
“不止呢,渡江过去,那江东之地是昭宁侯在治理。那昭宁侯心善得像菩萨一样,对待百姓亲如子侄……”
“要不咱们真去广陵?”
“我看行,去江东也不错,听说那儿安稳得很。”
众人很快便达成了离开的共识,默默回去收拾行囊。
……
暮色里,五个黑影摸到河滩芦苇丛。糜府管家将沉甸甸的布袋塞进货郎手中,提醒道:“明日该换说法了,记得多提昭宁侯冬日发棉衣的事。”
这日,老张头蹲在河岸边淘米,听见身后两个徐州口音的士卒嘀咕。
“昨夜我婆娘在流民营帮厨,说是有个南边来的老丈……”矮个子用矛尖在沙地上划拉着,“说昭宁侯治下连乞丐都有三亩薄田,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不愁吃不愁穿。再瞧瞧咱们这青州兵营……”
高个子士兵原本一脸漫不经心地听着,听到这话,像是突然被戳中了痛处,脸上的不耐烦瞬间转为愤懑。
他猛地站起身,双眼圆睁,怒声吼道:“三亩薄田!咱们在这兵营里,天天累死累活,吃的是猪狗都嫌弃的糟糠,干的是牛马一样的活儿!说是当兵保家卫国,可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家里老小也跟着挨饿!这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周围的士兵们听到动静,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但见此情形,也都识趣地选择了沉默。
次日清晨,老张头发现营区空了大半。
东南方官道上,蜿蜒的人流拖着板车缓缓移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拖家带口,向着心中的“希望之地”出发。一些稍有积蓄、体力较好的士兵,选择了路途更远但传言中更加美好的江东;而大部分人则朝着相对较近的广陵行进。
看着这些士兵成群结队地离开,曹军的将领们虽有心阻拦,却也无力回天。这场由流言引发的士兵出走潮,让曹操本就艰难的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曹操得知士兵逃离的消息后,迅速采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