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如注,浇透了南昌城头的青砖。诸葛玄手扶女墙,目光望向城内。
三日前还能隐约瞧见的袅袅炊烟,如今已彻底消散不见。
城垛间巡逻的士卒,与月初相比,人数竟又少了三成。那些空出来的位置,很快被裹着麻布的民夫填补上去,可他们连举盾的姿势都显得极为生涩,一看就是毫无经验。粮仓里的粟米所剩无几。
诸葛玄收到袁术的文书,上面只写着“死守待援”四个字,可承诺的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不知何时才能抵达。
夜幕降临,诸葛玄看见孙策军中的火箭如流星般划破夜空。城下三十丈外新筑起的土山上,投石机的轮廓在火光映照下忽明忽暗。
望着这一切,诸葛玄心中满是无奈与绝望,长叹一口气后,终于做出了决定:主动出城求和。
“开城门。”他说出这三个字时,缓缓解下腰间豫章太守的银印。
城门缓缓打开,诸葛玄身着单衣、赤着双足,走在最前面,手里捧着盛着官印的漆盘。
他看见当先一骑的白马踏碎水洼,马背上的少年将军金冠红缨,眉目英俊,正是孙坚的长子孙伯符。
“豫章郡户籍七万三千户,现存守军四百二十七人。”诸葛玄的嗓音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平稳,将漆盘高高举过头顶。
“将军,城中皆是无辜百姓,战火一起,必定生灵涂炭。恳请将军高抬贵手,放过城中百姓,玄愿以一人之命相抵!”
身后传来压抑的啜泣声。守军纷纷扔下佩刀,铁器坠地的回音在瓮城里久久回荡,迟迟不散。
孙策下马的脚步声很轻,他接过印绶,上前一步扶起诸葛玄,说道:“先生此举,真乃大义。我孙策虽为武将,却也深知百姓疾苦,岂会做出屠城这等伤天害理之事。先生放心,只要你等归降,我必保城中百姓周全。”
诸葛玄听闻此言,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眼眶微微泛红,再次拱手谢道:“将军仁义,玄代城中百姓谢过将军大恩。”
于是,孙策挥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南昌城。城中百姓见敌军入城,却对百姓秋毫无犯,不禁暗自庆幸诸葛玄这一求和之举。
安顿好军队后,孙策将诸葛玄请至府中,神色变得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