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站起身来,神情庄重道:“卢植不才,愿归于郡主麾下,倾尽所能,了却我毕生所愿 。”
“如此甚好!”王镜稍作停顿,朗声道,“我这儿有几句残诗,觉得最适合卢公不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话一出口,王镜才反应过来,这是曹操的诗句,自己竟不小心提前挪用了。
可卢植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两句诗。
只见他双唇微张,喃喃重复着这几句诗,浑浊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他反复揣摩着诗句里的意蕴,越品越觉得其中饱含豪情壮志,一时间激动得难以自已。
“好诗,当真是千古大作!”卢植不由自主地赞叹。
“郡主,这诗句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虽已年迈,却也还有一腔热血,想为这天下百姓再做些实事。没想到郡主竟能以如此精妙的诗句,道出我心中所想,实在令人佩服!”
他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就像找到了知音一般,对王镜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随后,王镜任命卢植为太学令,司掌教化,建设学宫。王镜可谓是对他寄予厚望。凭借他的声名与人脉,定能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投。
而后,卢植出任丹阳太学令的消息果然引发极大震动。北海大儒郑玄公开称赞这是“文脉南渡”,保存文化火种。清流震动,寒门躁动,纷纷想要前往丹阳求学,成为卢门弟子。
然而,北方的袁绍却命陈琳撰写《讨伪学檄》,曹操也扣押了兖州士子南行的队伍,试图阻碍北方士子南下求学。即便面临这样的阻碍,依旧有许多学子义无反顾地前往丹阳,其中不乏吴郡四姓的子弟,以及为躲避战乱而南下的士人。
一月后
十五岁的徐州糜氏之女糜真立在丹阳学宫门前,晨雾中青砖黛瓦的院落透着墨香。
糜真望着学宫的大门,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回想着兄长临行前的千叮万嘱。卢植先生最重礼数,或许不收女子入学。
于是兄长让她用灶灰把脸涂暗,用黛石将眉毛画粗,穿上宽大的直裰裹住初显的身形。
她又紧了紧束发的布巾,确保没有一丝破绽。
准备妥当后,她小心翼翼地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