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是陛下的想法。”
夏白轻轻一笑,淡然回应:“确实如此,但这也是必然的趋势,原因很简单。”
“因为皇帝的屠刀不会停止。”
“他会一直杀下去。”
“当他杀到天下官吏心惊胆战、惶恐不安之时,我的新体系或许就能初步成型,到那时就能自然而然地介入朝廷,取代那些‘老旧’的士大夫,所以我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
“你所遭遇的事情与我无关。”
“甚至可以说,你们越是反抗,越是在挣扎,只会让皇帝更加忌惮和不满,那么皇帝的屠刀也会更加无情且迅速。”
“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我则在一旁默默准备,等待皇帝清理完一切后欢迎我的到来。”
夏白笑意盈盈地看着郭桓。
但这个笑容落在郭桓眼中,却让人不寒而栗。
夏白坚信皇帝会对朝廷展开大规模清洗。
他也坚信,皇帝对户部下手,并非由于新的核算方法。
那只是一种借口罢了。
在夏白看来,此事实则是一次,士大夫借此试探君王底线,故而君王采取了极为强硬的手段。
然而,郭桓对此毫无察觉。
郭桓面容严肃,正色问道:“有何证据?”
夏白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郭桓,“我也在疑惑。”
作为旁观者,他清楚郭桓难逃此劫,只是历史上有关郭桓案的细节记载模糊不清。
这类大事,通常与政治息息相关。能让朱元璋如此重拳出击,必然是触及了他的心理底线。
否则绝不会走到这一步。
更何况,胡惟庸案刚过,朝堂上短时间内应无人胆敢挑衅朱元璋。
这正是让夏白不解之处。
郭桓缓缓起身,认真思索起来。
他也觉得此事并非无中生有,经夏白提醒,更是隐约嗅到阴谋的气息。
忽然,郭桓灵光一闪,眼中闪过一丝惊恐。
他明白了。
军饷!
除了军饷,再无其他可能。
郭桓声音微颤,“是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