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五
“朝廷设有明文:各布政司、府、县需于每年向户部递交钱粮与财政收支、税赋账目。”
“户部所收之数与各地布政司、府、县所提供的账目必须完全吻合,分毫不得有误,方可结案。若有一处不符,整册账目便会被退回重报,并需再次加盖地方印章。”
“户部每年审核的大多是地方官署呈交的数字,至于上下级之间的数据是否一致,则并未深究。”
“这就好比只检查了‘竖经’,而忽略了‘横纬’。”
“因此,臣冒昧地将各地布政司、府、县递上的数据,特别是前两年的数据加以横向对比,却发现其中许多数据虽在‘竖经’方向无误,但在‘横纬’方面却存在明显波动。”
“起初臣并未太过在意,以为只是偶然现象。”
“直到前几天,殿下命臣审查寿州和滁州的财政收支账目时,出于好奇再次尝试,才发现了不少问题。”
“臣心中忐忑,却又不敢隐瞒,这才将这份‘不合常规’的奏章呈上。”
“恳请陛下责罚。”
花纶并没有按照朱元璋的意思行事。
他先叩首请罪。
朱元璋摇手说道:“朕并无怪罪之意。”
“朕认为你的想法十分巧妙,竖经横纬的说法很有道理。”
“朕之前就觉得朝廷查账的方式有些单薄,也过于简单,但一直未能找出原因所在,听你这么解释后,朕豁然开朗。”
“朕查得太表面化了。”
“仅仅核对上下级账目是否一致,只要数目相合,便不再追究。”
“然而朕忽略了,地方的状况通常是相对稳定的,这意味着地方账目不应该出现太动,除非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变故,否则地方历年来的趋势大致相同。”
“这是朕的疏漏!”
“朕问你,若是将各地布政司、府、县历年来的数据都进行横向对比,而当年并未发生天灾等异常情况,但上报数据却有显着变化,那是否可以断定有人在数据上做了手脚?”
花纶目光稍凝,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严肃地说:“依臣所见,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