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笑容瞬间收敛,双手负后,略作思索后点头道:“你所言极是,这花纶确实太过年轻,过早踏入朝堂未免有些草率。不过他的这份成果,倒是颇见匠心。”
“朕看着甚是赏心悦目。”
话毕,朱元璋目光微闪,大袖一挥,向殿外高呼:“传翰林院花纶前来,朕有事相询。”
将那份奏疏置于案上,朱元璋眼中掠过一道冰冷锋芒,低沉说道:“朕若命户部核查天下账目,你意下如何?”
朱标眉间微皱。
他岂会不明父亲心思?
分明是要以花纶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彻查天下账目。
以往朝廷查账,往往流于表面,仅比对上下级账目是否相符,稍无大碍便不再追究。可如今这张折线图的出现,却另当别论。
有了对比,人最忌讳的便是比较,事情亦然。
倘若六部、布政司、府、州、县呈报朝廷的账目相互对照,或与往年数据对比时出现明显差异,而相关官员又无法作出合理解释,那么账目造假便在所难免。
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已让朝廷头痛不已。
若父皇再度严查,只怕更大的即将掀起。
朱标神色凝重。
他深知朱元璋的性格,父皇此举并非询问,而是希望得到自己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一旦父皇下定决心,旁人难以动摇。
朱标也明白,父皇对元末遗留下来的行为极为反感,甚至痛恨,但凡发现,必严惩不贷。而重新核查天下账目,无疑有助于朝廷摸清局势。
只是朱标也担忧,此举是否会牵连过多。
单一个空印案,就导致数十名地方官员被处死,近万人被抄家流放。
若重新审查各地上报的钱粮收支、税款账目等资料,其规模恐怕空前浩大,数万乃至数十万人卷入都是可能。
朱标一时难以决断。
沉默许久后,朱标眼中闪过坚毅与狠辣之色,沉声说道:“儿臣以为,此查不可废。否则,地方官吏仍会继续欺瞒朝廷,误以为朝廷对他们无可奈何。如此污吏,必当逐一查处。”
“然而,儿臣以为不可急于求成。”
“亦不可过于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