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选择(3/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麻棉的种植要求:‘凡拥有五亩至十亩土地者,需栽种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则加倍。’

    ‘不种桑者,需每年缴纳绢一匹。’

    ‘不种麻与木棉者,需缴纳麻布、棉布各一匹。’

    洪武元年,此规定推行至全国,并制定了相应的赋税标准。

    麻每亩征收八两,木棉每亩四两,桑树则从第四年开始计税。

    夏白先前忧虑可能出现‘羊吃人’的现象,但得知这一政策后,便完全放下心来,因为大明已经种植了大量麻、桑、棉,而相关贡赋对百姓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纺织厂实际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天下农事繁重,每年还需缴纳不少麻棉,许多人根本顾不过来,若是他出资,将百姓家中的棉、麻等集中起来,再进行加工,最后销售出去。

    一方面能减轻民众的负担,至少许多家庭不用再担忧到时候要交布了;另一方面,也能借此推动纺织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国家和人民都有好处。

    然而,夏白也明白,以现有的纺织技术,效率不会很高,不过是把原本在家里织布的时间转移到工厂罢了,因此提升效率成了当前的关键任务,对此他也有了应对之策。

    那就是‘飞梭’!

    至于车床,夏白并未考虑。

    太昂贵了。

    不过,在大纺车的基础上稍作改良还是可行的。

    这也让夏白感慨万分,幸好当年读书时认真看书并听讲,否则还真想不到有‘飞梭’这样划时代的工具。

    夏白说道:“我确实有意开设一家纺织厂,并雇用不少人手,但目前的纺织机并不合适,所以我打算做一些改进,否则只会亏本。”

    “收集来的麻、棉、桑的处理也是个难题,所以在最初阶段,不会贸然开工。”

    这并非长久之计,而是像盐场和煤矿一样,需要某种程度的“解放”。众人集思广益,寻找改进之道。若有妙策,可告知周知事等人,若被采纳,必有奖励。

    依靠群众,激发他们的智慧与力量。

    这是夏白当前的策略,在利益驱动下,人们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热情与创造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