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未来一个月,夏白与应天府盐商之间的争斗,得益最多的将是夏白始终牵挂的百姓。”
“夏白身为大明的状元,朝廷也因此能得到不少民心。”
\"儿臣深知其中的道理。\"
对于应天府即将上演的一幕,朱标心里早有定数。
他对此并无抗拒。
朝廷征收的盐引钱,早已如期入库。
虽然降价会导致盐税收入减少,但盐税本身的比例是二十取一,少收应天府一地的税款算不上大事,更何况夏白那边也会额外收取一些原本不该有的\"盐引\"与\"盐税\"。
总体而言,朝廷在盐税上的收益还会略高于往年。
这一切,他早就算得清清楚楚。
在朱标眼中,接下来应天府即将发生的不过是\"盐商\"间的内部纷争,他只需在一旁静观其变即可。
朱元璋点头回应。
他对夏白的事情向来兴趣不大。
既然朱标已然理清思路,他也便彻底放下心来。
朱元璋重新拿起了一个烤土豆,剥掉表皮那层微微焦脆的部分,在上面撒了些调料,不顾手中滚烫,吹了几口气后直接送入口中,尽管被烫得呼出热气,脸上却满是陶醉之色。
这土豆还真不错,烤制之后更加美味。
朱元璋接连吃了好几个,直至吃得满足才拍拍手,心满意足地起身离去。
他没多少时间能悠闲度日。
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务都需要他亲自过问处理。
朱标吃完自己那份后,也将多余的分给了周围的侍从,随后也转身离开。
他的政务负担同样沉重。
夏白的处境从一开始便已注定,单凭个人之力如何能撼动早已稳固的盐业?
然而经历挫折后收敛锋芒的夏白,才是大明需要的状元。
他可以等待,也有耐心等待。
------------
六月初六,雨后初晴。
天空如洗涤过般澄净明亮。
清晨的空气弥漫着清新的湿润气息。
应天府的街巷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