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算得上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励精图治。但后来取得了一些成就后,就开始懈怠,失去了进取心,我绝不会这样。”
“我对大明有着极高的期望。”
“北元未灭,四周未安,百姓仍在苦难之中,我不敢,更不会有一丝松懈。”
听罢此言,李善长急忙开口奉承道:“陛下英明。”
“有了陛下的指引,臣相信大明会在您的领导下,不断迈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这是天下的福气,大明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
“臣代表万民感谢陛下。”
朱元璋闻言笑了起来,对李善长的夸赞很是受用。
他捋了捋胡须,也开始准备结束这场殿试了。经过这么久的波折,这场殿试已经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意义了。
再说,也不宜再搞太多繁文缛节。
朱元璋看向下面一大片的进士,说道:“这次殿试,按照正常程序,已经拖延了十多天了。”
“我已经亲自审阅过你们的考卷,也听闻朝中大臣提起过你们,你们都是大明的可用之才,栋梁之材。”
“我很欣慰。”
“我就不多说什么了,这次殿试已经够折腾人的了,我就直接宣布结果吧。”
“本届科举,夏白为状元,花纶为榜眼,练子宁为探花。”
“其余人的排名与会试相同。”
“至于你们在朝中的具体职位,会有专门的人来安排。”
“我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朱元璋目光热切地注视着底下的进士,似乎真的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众人顿时精神一振,激动地说道:“臣等一定为陛下竭尽全力,至死方休。”
“臣等感谢陛下。”
“哈哈,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我大明怎能不兴盛?”朱元璋开怀大笑,非常满意。
百官们也都面露笑意,连连点头。
就在这一片和谐之际,夏白再次站了出来,他昂首挺胸,拱手道:“陛下,您是否还记得,当初还曾有过一个约定。”
“如果我能达到亩产千斤的粮食产量,您便会答应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