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顾虑(2/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其不属于地方机构,钱粮不经过地方官府,便无需像从前那样互相包庇,可直接上报朝廷,朝廷自会采取行动。若地方官员为非作歹,危害百姓,这些国企也有权向朝廷举报。\"

    \"这就是臣所说的朝廷另一双眼睛。\"

    朱元璋微微点头。

    夏白已经说得相当清楚了。

    就是要对所谓的“商官”进行一定的差异化处理,让他们始终处于较低的位置。

    即使日后进入中枢,也会因税收等因素受到制约。

    除此之外……

    朝廷直属的国企并非由地方官府管辖,而是像一颗钉子一样插入地方,以此来相互监督地方事务,使朝廷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这种做法无疑具有前瞻性和长远眼光。朱元璋轻轻抚着下巴,神情变幻莫测。朱标也在默默思考,认为此法可行。明朝疆域广阔,朝廷难以全面顾及,即便是在应天府,对地方状况也未必能全面掌握,若能借助国企形式在当地布下耳目,不仅有利于国家安定,也能对地方官员形成极大震慑。

    朱标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认为不妨尝试一下。”

    “眼下盐业已在夏白手中有所成效,不出几年,朝廷不仅能回收成本,甚至可以获利,这不仅能打击私盐商贩,还能减少商人的高额利润,为百姓减负,实在是一举多得。”

    朱元璋瞥了朱标一眼,又看了看夏白,心里有些不安。

    他说道:“应天府和其它布政司不能相提并论,这点你应该很清楚。”

    夏白点头笑道:“陛下圣明。”

    “京都盐业的运营方式在各地并不通用,这除了需要盐池,还需要煤矿的支持。目前来看,这种模式更适合北方,南方推行起来则较为困难。”

    “而且制盐的成本不算太高,最大的开销在于运输。”

    因此,他提议将驿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维持现状,另一部分改为‘邮局’,专用于转运货物;或者,朝廷可以在驿站沿途再建一家国企,专注于货物运输。

    朝廷可发行专用的‘票引’,根据商品种类、重量等因素进行定价。当然,若有军国大事,驿站优先,但在平时,‘邮局’也可以使用那些便捷宽敞的道路。”

    朱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