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盐的方式,彻底击败他们的盐,进而将京都盐业逐出应天府。其他人或许不明白其中缘由,他怎会不知?
夏白泰然自若。
原本计划五月出售的盐,直接推迟到了六月。
而且在城中不断散布消息。
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方面滁州寿州受灾,供应应天府的盐减少,盐价可能持续上升。
另一方面,他一直放出消息,说京都盐业在开业时会有大规模促销,以感谢买盐的人,价格会比平常低很多。
应天府的盐商以为他不懂商战。
夏白只能苦笑,应天府的盐商完全不懂营销之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京都盐业的名字早已响彻整个应天府。
大街小巷,老孺皆知。
经过盐商与夏白的刻意宣传,也让百姓感受到食盐涨价的压力,生活本就艰难,食盐价格再上涨,对于许多家庭来说,都难以承受。
哪怕只是几文钱。
在这种宣传之下,很多百姓都将目光转向京都盐业,期望夏白开设的京都盐业能像传言中那样,带来一次大幅降价。
百姓的要求并不高。
只要恢复到涨价前的价格即可。
大约二十二三文。
因此,当文吏说只需十八文时,那些本来就打算买盐的百姓,瞬间激动起来。
太划算了。
他们也知道商人是势利的。
这样的大减价,很可能只有前排的人才能买到,于是纷纷向前冲去。
都想占这个便宜。
叮当叮当。
当人群乱哄哄地聚集在一起时,一名文吏取出了一面铜锣,使劲敲击,试图让嘈杂的人群稍微平静下来。他冷峻地说:“这般拥挤成何体统?诸位稍安勿躁。”
“各位尽可安心。”
“盐货充足。”
“且容我说完。”
“待我说完,你们再买亦不迟。”
然而,文吏的话语显然未能起到多大的效果。那些早已挤到前排的百姓完全听不进去,一心只想往前挤,非得抢到那最划算的十八文一斤的盐不可,生怕被别人捷足先登。人群再次涌动,文吏连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