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亲民。”
“据我听到的一些零碎消息,应天府的不少盐商都在密切关注,囤积了大量的食盐。”
“他们已经做好了与夏白竞争的准备。”
“夏白此举触动了许多盐商的利益,一旦真的开始销售,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朱标对商业并不熟悉。
但从听到的情况来看,夏白的处境将会非常艰难。
商人向来精于算计。
怎会轻易放弃已得的利益?
而且父皇限定夏白只有三个月时间的事情早已传开,那些商人们岂会坐视不管?
只要夏白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未能盈利,那就意味着他的这条路走不通。
到时候,父皇就会收回给予夏白的所有支持。
留给夏白证明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朱标也不会干预。
这是商场上的规矩。
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既然夏白选择了经商这条路,就该自己走下去,怎能事事依赖朝廷?
朝廷并非专门为他设立。
朱元璋冷哼一声,对那些趁机落井下石的商人们感到极度厌恶。
他不喜欢商人。
尤其反感他们唯利是图的态度。
若不是因为大明许多交易离不开商人,他恨不得将他们全部贬为奴仆。
朱标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虽然他目前还未正式开售食盐,但消息已经传开,应天府的很多人对夏白感到好奇。”
“不过大多数人并不在意盐的质量,而是疑惑为什么这位状元郎会选择自甘堕落。”
“不少人对他表示惋惜。”
“但更多的人是想看他的笑话。”
朱元璋摇了摇头。
他对这些消息毫无兴趣。
离夏白交账的时间还剩一个月。
他可以耐心等待。
他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夏白能早日认清现实。
减少使用父皇提供的资金,这样后期还能有些回笼,如果夏白在这个月仍然挥霍无度,即便一个月后他将煤矿和盐矿收回并交给别人经营,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凑齐五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