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供应(2/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陛下对士人的各种疑虑与防备,并且常从史书中寻找经验教训,却忽略了一点。\"

    \"书是静止的,人是灵动的。\"

    \"上层有政策,下层自有对策。\"

    \"在盐这一高利润行业中,每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万,然而朝廷的收益只有区区百万两银子。\"

    \"这不是赋税,而是施舍。\"

    \"除了盐,还有茶、粮食等涉及民生的行业,其实都是暴利,但大明却把这些暴利拱手让给了商人。\"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大明的体制上。\"

    \"朝廷过于精打细算,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把本应由朝廷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商人。\"

    \"这也是陛下的一大问题所在。\"

    \"只会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却总忽视重要的大局,被那些聪明的官员牵着鼻子走,还浑然不觉。\"

    夏白冷笑一声,也觉得无奈。

    朱元璋出身平民,成也平民,败也平民。

    他有提防之心,却不知如何防范,最终草率决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仅凭自己对商业的了解来制定政策。

    根本没考虑政策实施后的后果。

    朱标目光变幻,他深邃地看着夏白,严肃地问:\"能否说得更明白些?\"

    他依旧没有完全理解。

    夏白饮了口茶,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自宋朝开始,商业逐渐兴盛,商人可以参加科举,官员也能经商。\"

    \"那时,非常严峻。\"

    \"陛下吸取宋朝的经验教训,选择了极端的手段,将商人的地位打压至最低,同时禁止官员经商。\"

    \"这有什么问题吗?\"朱标不解。

    夏白又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有问题,而且问题很严重,因为明之前的元朝。\"

    \"元朝对全国实行的是包税制度。\"

    \"基本上就像个甩手掌柜,只要按时缴纳规定的税额,蒙古人就不干涉地方事务。\"

    \"这也意味着更加严重。\"

    \"大明驱逐鞑靼统治者,恢复华夏已十几年,这片土地上的士人早已被元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