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书(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他将书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挑眉疑惑,不明白夏白此举何意?天下间的书,还有他未曾见过的?

    他低下头看了一眼。

    《水浒传》!

    朱元璋眉头微皱,满脸疑惑,他从未听说过这本书。

    夏日清扬说道:“如今天下纷扰之时,有位名为施耐庵的先生写下了一部书。”

    “陛下若有闲暇,不妨一读,或许能有所启发。在我看来,此书最精妙之处在于合乎情理,然而其最大亮点却是招安投降的情节。”

    “而这位施耐庵先生的经历与陛下的诸多时光有着相似之处。”

    “他逝于洪武三年。”

    朱元璋听罢,面色稍显异样,神情中透着几分戒备与忐忑。

    身为一名政治人物,仅这几句话,便觉察出其中的深意。

    他出身草莽,故对合情合理这句话从心底里认可,但身为,却对此深恶痛绝。

    还有投降二字,难道是在暗讽自己最终妥协?

    朱元璋的眼神变幻莫测,盯着《水浒传》三个字,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慌乱与沉重。

    更有一丝浓烈的杀机!

    他感到不安。

    ------------

    “施耐庵?”

    朱标低声重复,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思索片刻后,犹疑地说:“夏白,你提到的这位施耐庵,该不会是当年张士诚手下的那位军师吧?”

    夏白点头承认。

    经朱标提醒,朱元璋原本凝重的面容稍稍舒缓,同时也想起了关于施耐庵的一些往事。

    当年,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今苏州)称吴王,聘请施耐庵为军师,后来张士诚投降元朝,施耐庵多次劝谏未果,遂辞官离去。

    自此再无音讯。

    这部《水浒传》写的根本不是自己。

    而是张士诚!

    可即便如此,他的脸色并未完全放松,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书中的内容同样可以套用到自己身上。

    朱元璋冷哼一声:“幸好此人早已去世,否则我定亲自送他归西。”

    夏白皱眉沉思。

    这就是朱元璋的秉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