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大妈更有性价比(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李响他们在制茶车间拍了许多照片,甚至李响还亲自动手,体验了一下筛茶、炒茶的步骤。

    对方是用机器炒茶,有个好处就是炒出来的茶叶非常好看,而且每一批的品质都基本上一样,因为设置的参数都相同。

    至于手工炒茶,由于效率低,而且特别依赖炒茶师傅的个人手艺,所以现在基本上面临“失传”的窘境,也属于非遗行列了。

    比如,同一座茶山,同一块地,产出同样级别的鲜叶,然后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来炒茶,结果同一批茶,制出好几个味道,连匀堆都解决不了,这种现象,跟客户解释不清。

    光靠老师傅一个人,量又太大,一个人肯定吃不消。

    而且不同的师傅,手法不同,茶叶的品质也有区别。就很影响销售。

    另外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学这个的不多了,手工炒茶实在太辛苦,两三百度高温的炒茶锅,在里面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

    手会红肿、发黑、起泡、蜕皮,反反复复数次之后会结成老茧。满是老茧的手,自然很难看。对年轻人来说,影响谈恋爱。

    比如你是一个女的,你男朋友摸你这个手,不嫌弃?

    如果你是个男的,你手上都是老茧,去摸女朋友,女朋友愿意?

    然后有些地方会出台一些奇葩的政策,比如有新闻报道,某地关停家庭小作坊,不允许农民私自炒茶。这也是传统技艺失传的原因之一。

    当然,每个不合理的政策后面,都有一些利益因素在驱动。

    “我们以前也想推出一款手工茶产品,我们有精通手工炒茶的老师傅,可是,招收学徒的广告打出去后,好多天都没人来报名。”这家制茶厂的陈老板十分遗憾地说道。

    赵雪晴眨了眨眼睛,心说我愿意来学的,我本来就是搞非遗的。只是,她最近太忙了,估计没时间,等以后再看看。

    参观完茶厂,差不多就中午了。

    “李老师,几位老师,要不我们开车去县城,我做东,我们找个酒楼,好好聚一聚。”茶厂老板很热情。

    “谢谢谢谢,还是不去了,”李响婉拒,“我们就简简单单吃个工作餐吧,就在你们的员工食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