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朔日(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然而,未等他们多言,杨士奇清声朗朗:“通政司诸吏,违逆规制,置国法于不顾,故意滞留奏章,耽误政务,欺瞒圣上,辜负天恩,依法当处极刑。”

    他稍作停顿,转向锦衣卫:“全数押赴刑场,即刻行刑。”

    话音刚落,通政司官员哗然,有人惊呼:“杨士奇,你敢如此妄为?”

    “我等虽有过失,却应由大理寺审理,经三法司核查,方能定罪。”

    “你怎敢独断专行,欲置我等于死地?”

    朱高煦眼睛滴溜溜转,手握宝刀,扬声道:“难道你们没看见我的宝刀?皇祖父曾言,持此刀者,三品之下,可先斩后奏!”

    熊孩子振臂高呼:“还不速速押出去……统统杀掉!”

    ……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朔日。

    献王向吴王透露,通政司官员勾结,故意隐瞒奏章。

    吴王震怒,命翰林院侍讲学士杨士奇,携燕王之子、皇孙朱高煦,持御赐宝刀,前往通政司缉拿罪官。

    自通政使起,所有涉案官员悉数伏诛。

    当日,朱高煦再率锦衣卫,提装满通政司官员首级的木匣,逐户展示于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前,以儆效尤。

    消息传出,朝廷震动。

    一方面惊诧于吴王手段之果决;另一方面更令京官瞠目结舌的是,吴王、献王、燕王似已结成联盟。

    此等变故猝不及防,朝局骤变。

    官员们暗中往来,悄然商讨是否需改换阵营。

    献王既已倒戈,还如何效忠?

    闻讯后的朱允炆,怒极呕血,几乎再度晕厥。

    ……

    燕王府内。

    “什么?煦儿竟持父皇所赐宝刀,斩杀通政司官员?”

    朱棣难以置信。

    “绝无可能,煦儿虽顽劣,却非糊涂之人,必不会如此胡作非为。”

    朱棣怒拽报信者衣襟,质问:“煦儿可是受杨士奇胁迫?”

    他目光阴沉,冷声道:“杨士奇好大胆子,竟敢胁迫皇孙,难道真当我们父子好欺吗?”

    那下人从未见过燕王如此震怒,战战兢兢又不敢隐瞒,如实禀告:

    “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