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缓步前行(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相了。

    毕竟,历史是由读书人书写的!

    朱允熥笑着回应:“大师所言虽有道理,但此行为终究背离传统,不合礼法,燕王就不惧他人议论?大师对此似也毫不在意?”

    “世间之事,若惧怕闲言碎语,便一事难成。”姚广孝说道,“贫僧只知顺应天意,不论人言,更不拘泥于礼制。”

    “天意在先,人言与礼制皆可忽略。”

    “吴王欲掌控大明江山,此乃天意。”

    “为了江山稳固,天下太平,些许礼教规范,又算得了什么?”

    “岂能因小失大?”

    “吴王当日敢于殿上直言请求储君之位,堪称空前绝后之举。”

    “可见吴王对礼制和人言并无过多顾忌,这与贫僧的想法如出一辙。”

    朱允熥再次大笑。

    然而在他心中,他觉得在这点上,朱棣或许不会听从姚广孝的意见。

    道衍虽才智超群,谋略深远,但他对朱棣有着特别的情感。

    人对身边亲近之人,对关系深厚之人,总会存有偏见,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

    这种偏见便会干扰他的判断。

    朱棣在其他事务上都会采纳姚广孝的建议,唯独此事例外。

    老和尚聪慧一生,终究还是凡人,不是仙人。

    凡人有凡心,难免因情感影响而做出误判。

    当然,朱允熥并未将这些话说出口,这完全没有必要,只会让老和尚徒增伤感。

    姚广孝继续说道:“但贫僧始终不明白,陛下诸子当中,若论野心、地位、声望,首推秦王和晋王。”

    “秦王身为次子,太子去世后,自然排在首位。”

    “晋王久守边疆,手下精锐无数,就连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都在其指挥之下。”

    “单论实力,燕王远不及他。”

    “依常理推测,这二人应是除了献王之外,最有希望成为储君的竞争者。”

    “为何吴王偏偏只盯着燕王,对秦、晋二王却不屑一顾呢?”

    “近日吴王遇刺,依贫僧看,秦、晋二王嫌疑最大。”

    因为他们两人会比老朱活得久啊!

    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