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朱允熥泣不成声(2/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直接立孙子为储君,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老朱对朱标深深的爱。

    否则的话,即使朱标不在了,老朱还有别的儿子,应该立次子,而不是孙子!

    自古以来就没有跳过儿子直接立孙子的道理!

    从礼法上也讲不通。

    老朱虽然不喜儒家,却是个遵守礼法的人。

    但在这件事上,他偏偏不守规矩!

    老朱始终觉得,自己的皇位应当传给朱标的儿子。

    这皇位本就是朱标的。

    也本该是朱标的儿子的。

    不能因为朱标的离世,就剥夺了他的儿子继承皇位的权利。

    对朱标最孝顺的朱允炆,也因此成了首要考虑的继承人。

    原主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了。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

    关键之处在于,原本身份依旧是个少年,而他的亲生母亲早已离世!

    有母为伴犹如珍宝,无母则似荒草。

    吕氏看似对他关怀备至,实则心怀鬼胎。

    例如朱标卧病时,吕氏特意安排朱允炆日夜照料,却让朱允熥自由玩耍。

    朱标过世后,吕氏再三叮嘱朱允炆要悲痛欲绝,甚至绝食哭泣;而对朱允熥则劝其继续饮食,尽情嬉戏。

    这般行径显而易见。

    原身年少懵懂,直至穿越来至此世,方能明察秋毫。

    听闻太祖询问,朱允熥泣不成声地说:“父亲刚去世时,我并未觉得哀伤。”

    “我一直觉得父亲还在,就在身旁,仍注视着我。”

    “我不信他会离去!皇祖父,我真的不信!”

    他极力悲号,仿佛心碎肝裂。

    太祖一时怔住。

    确实如此!

    大妹仙逝,儿子朱标亡故之时,自己亦是这般心境。

    并非立即陷入深切悲痛,内心深处全然不信。

    宛如痴傻,就是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后世心理学称此状态为——人格解体。

    又称感知综合障碍。

    即人在遭遇重大变故后,对现实感知失真。

    实则是人体自我保护机能。

    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